參考文獻的格式怎么寫?本文以教育技術論文為例,為大家列舉80例論文的參考文獻,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寫好論文。

教育技術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格式
參考文獻的格式案例一:現代教育技術在格魯吉亞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1]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個性化在線教育互動式教學路徑探究[J]. 許小媛. 電腦與信息技術. 2019(04)
[2]我國在線教育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研究[J]. 樂靜宜. 課程教育研究. 2019(26)
[3]現代教育技術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J]. 王胤羲. 文學教育(上). 2019(01)
[4]“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等教育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十七)——以格魯吉亞為例[J]. 劉進,王藝蒙. 世界教育信息. 2018(23)
[5]“互聯網+”背景下“PAD課堂”和“微課”在現代漢語中的應用[J]. 隗寧. 黑河學院學報. 2018(08)
[6]“互聯網+時代”教育技術學的學科定位與人才培養方向反思[J]. 陳麗,王志軍,鄭勤華. 電化教育研究. 2017(10)
[7]多元智能理論下現代教育技術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 杜芳,王松巖. 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7(01)
[8]遠程教育技術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李欣. 中國電化教育. 2016(03)
[9]電腦輔助漢語教學的發展和展望[J]. 梁慧敏. 國際漢語教學研究. 2015(04)
[10]新媒體環境下國際漢語教材數字化開發的思考[J]. 陳曦,梁芷銘. 傳媒. 2014(20)
[11]關于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的自主創新[J]. 何克抗. 現代遠距離教育. 2011(01)
[12]我國教育信息化理論研究新進展[J]. 何克抗. 中國電化教育. 2011(01)
[13]對外漢語學習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需求分析[J]. 周平紅,盧強,張屹. 開放教育研究. 2007(03)
[14]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層次和基礎[J]. 曾祥霖,張紹文. 電化教育研究. 2006(01)
[15]非正式學習——e-Learning研究與實踐的新領域[J]. 余勝泉,毛芳. 電化教育研究. 2005(10)
[16]移動學習及其理論基礎[J]. 葉成林,徐福蔭. 開放教育研究. 2004(03)
[17]移動學習研究綜述[J]. 葉成林,徐福蔭,許駿. 電化教育研究. 2004(03)
[18]遠程學習的教學交互模型和教學交互層次塔[J]. 陳麗. 中國遠程教育. 2004(05)

教育技術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格式范例
參考文獻的格式案例二:甘肅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MOOC應用現狀調查研究
[1]危機與突圍:“師范氣質”引領下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發展的路徑與實踐[J]. 楊剛,孫芙蓉,鄭信軍. 電化教育研究. 2019(10)
[2]基于MOOC的高校教學管理體制和人才培養機制創新與實踐——以長沙學院為例[J]. 王向紅,屈林巖,徐長梅,吳慶華. 長沙大學學報. 2019(03)
[3]慕課環境下大學生網絡公選課學習體驗的調查研究[J]. 汪傳艷. 教學研究. 2019(02)
[4]如何理解MOOCs學習完成率——對MOOCs學習者留存問題研究的評析[J]. 張曉蕾,劉威童,黃振中. 電化教育研究. 2019(04)
[5]高校教師MOOC采納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P大學的跨案例研究[J]. 王晶心,王宇. 現代教育技術. 2019(03)
[6]優秀的慕課學習者如何學習——慕課學習行為模式挖掘[J]. 樂惠驍,范逸洲,賈積有,汪瓊. 中國電化教育. 2019(02)
[7]高校管理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教育功能研究[J]. 王旭紅.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9(03)
[8]慕課中的教師角色研究[J]. 孫先洪,張茜,韓登亮. 現代教育技術. 2018(11)
[9]慕課低完成率問題的歸因與解法[J]. 王宇. 現代教育技術. 2018(09)
[10]基于質性分析的MOOCs高退學率歸因研究[J]. 張剛要,李紫衣. 電化教育研究. 2018(01)
[11]中國慕課項目實踐現狀探析——基于12家中文慕課平臺的比較研究[J]. 趙磊,吳卓平,朱泓,李玉斌. 電化教育研究. 2017(09)
[12]什么導致了高校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的衰弱——基于A綜合研究型大學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停辦的個案分析[J]. 胡立如,張寶輝,程璐楠,張晶.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7(02)
[13]基于MOOCs的大學教學管理創新研究[J]. 袁芳,李鐵繩. 電化教育研究. 2017(03)
[14]慕課教學中教師角色轉換的敘事研究[J]. 王添淼,張越. 課程.教材.教法. 2017(03)
[15]MOOC本質新界說[J]. 孟亞玲,魏繼宗. 電化教育研究. 2016(07)
[16]以MOOCs為代表的在線教育教與學模式的理論分析[J]. 謝幼如,張惠顏,吳利紅,盛創新,倪妙珊. 電化教育研究. 2016(03)
[17]國外慕課研究最新發展述評[J]. 陳吉榮.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6(01)
[18]MOOC促進中國高等教育公平實現的剖析[J]. 彭雪莊. 教育信息技術. 2015(09)
[19]慕課背后的爭議研究綜述[J]. 許濤. 中國大學教學. 2015(07)
[20]我國高校慕課教育中的問題分析與對策[J]. 王應解,馮策,聶蕓婧. 中國電化教育. 2015(06)
[21]MOOC有效教學的實施路徑選擇——基于國外MOOC教師的視角[J]. 鄭燕林,李盧一.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5(03)
[22]MOOC時代學生如何學習[J]. 王照蘭. 教育發展研究. 2015(07)
[23]國際漢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其對策[J]. 王添淼.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2)
[24]我國大學生MOOCs學習體驗調查研究[J]. 何春,王志軍,呂嘯. 中國遠程教育. 2014(11)
[25]MOOC課程學生流失現象分析與預警[J]. 陳云帆,張銘. 工業和信息化教育. 2014(09)
[26]超越與局限:MOOC與網絡視頻公開課的比較研究[J]. 魏傳光,洪志雄. 現代遠距離教育. 2014(04)
[27]以MOOC發展為契機 促進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 瞿振元. 中國高教研究. 2014(06)
[28]“慕課”在全球的現狀、困境與未來[J]. 郭英劍. 高校教育管理. 2014(04)
[29]為什么沒有堅持——一個MOOC學習個案的分析[J]. 陳向東,曹安琪. 現代遠距離教育. 2014(02)
[30]MOOCs的挑戰與教學學術的深化[J]. 桑新民. 閱江學刊. 2014(01)
[31]MOOCs學習者特征及學習效果分析研究[J]. 姜藺,韓錫斌,程建鋼. 中國電化教育. 2013(11)
[32]中國MOOC學習者要逾越的七大問題[J]. 劉安. 中國教育網絡. 2013(09)
[33]從OCW課堂到MOOC學堂:學習本源的回歸[J]. 張振虹,劉文,韓智.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3(03)
[34]MOOC:一種基于連通主義的巨型開放課程模式[J]. 李青,王濤. 中國遠程教育. 2012(03)
[35]“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成立20周年慶祝會暨全國教育信息化展望論壇”綜述[J]. 謝云. 電化教育研究. 2012(02)
[36]信息技術何以未能有效變革教育的框架分析——兼論技術變革教育的“社會變革中介論”[J]. 王奕標. 電化教育研究. 2012(02)
[37]在線學習能力的本質及構成[J]. 楊素娟. 中國遠程教育. 2009(05)
[38]大學生專業認同研究綜述[J]. 張田,孫卉. 科教文匯(上旬刊). 2008(10)
[39]高校教學管理理念的變革[J]. 張曉麗,郝亞菊. 內江科技. 2008(04)
[40]高校心理咨詢員專業認同的初步研究[J]. 安芹,賈曉明.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6(02)
[41]博瑞·霍姆伯格遠程教育思想研究[J]. 唐燕兒,丁新. 中國電化教育. 2004(05)
[42]丹尼爾論遠程教育基礎(上)[J]. 約翰·丹尼爾,丁興富. 現代教育技術. 2003(04)
[43]基于WEB的學習環境設計[J]. 武法提. 電化教育研究. 2000(04)
參考文獻的格式案例三:高?,F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倫理反思
[1]疫情背景下對提升教師能力的思考[J]. 付秀竹.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11)
[2]疫情期間高校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張來陽. 決策探索(下). 2020(10)
[3]“停課不停學”背景下高校線上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 張君君. 文學教育(下). 2020(10)
[4]后疫情人工智能背景下設計教育的機遇和挑戰[J]. 曹盛盛. 設計. 2020(19)
[5]后疫情時代的信息倫理意識[J]. 于良芝. 公共圖書館. 2020 (03)
[6]人工智能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的倫理糾偏[J]. 董云川,韋玲. 重慶高教研究. 2021(02)
[7]學校智慧課堂建設中的人文關懷[J]. 李燚. 教學與管理. 2020(03)
[8]論高等教育評估中的倫理問題[J]. 周作宇,張紅偉.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9(06)
[9]美國STEM-SOS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啟示[J]. 張志新,夏頏淇,劉靜. 教學與管理. 2019(16)
[10]來路與進路:5G+AI技術場域中的教與學新審視[J]. 張坤穎,薛趙紅,程婷,王家云,張家年. 遠程教育雜志. 2019(03)
[11]基于大數據的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 陳仲敏. 課程教育研究. 2019(10)
[12]基于移動端的高校評價體系創新路徑研究——以西南某高校移動APP為實證案例[J]. 石榮月,范勇,潘婭,李叢磊,葛修婷.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8(23)
[13]《現代科學技術的倫理反思》[J]. 楊懷中,張彥昌,朱文華,劉軍. 理論月刊. 2018(01)
[14]論大學生網絡倫理失范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 張祎. 法制與社會. 2017(34)
[15]儒家義務倫理辨正[J]. 涂可國. 社會科學戰線. 2017(12)
[16]應用技術大學工程倫理教育探析[J]. 李志鴻,蘭陳妍. 高教學刊. 2017(15)
[17]回望二十年:信息技術在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歷史使命及其角色[J]. 顧小清,王春麗,王飛. 電化教育研究. 2017(06)
[18]教育虛擬社區倫理對社區交互影響的實證分析[J]. 胡凡剛,高翠,盧瀟,孟志遠. 電化教育研究. 2017(05)
[19]教學媒體:由技術工具論、工具實在論到具身理論的范式轉換[J]. 張剛要,李藝. 中國電化教育. 2017(04)
以上是80例教育技術論文的參考文獻,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論文寫作的素材或者方法,可以在本網站查詢;如果需要尋求寫作幫助,可以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