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計算機輔助翻譯CAT技術的教學狀況調查和其改進對策研討

                  論文價格:免費 論文用途:其他 編輯:taotao 點擊次數:173
                  論文字數:45000 論文編號:sb2014121723460911226 日期:2014-12-18 來源:碩博論文網
                  一、緒論
                   
                  (一)論題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1)社會迅猛發展,翻譯產業蓬勃未艾,翻譯需求旺盛
                  當今社會各種觀念、思維相互碰撞,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事物新想法不斷涌現,同時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一方面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另一方面,這種在全球背景下的資源配置與協作分工客觀上要求不同地域、不同行業,商家與客戶、組織與機構之間的溝通更為頻繁密切。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與深化作為持不同語種的人們之間交流橋梁的翻譯產業火爆異常,翻譯市場越來越大,已經達到百億(美元)數量級。
                  (2)社會發展對翻譯人才的職業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翻譯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個別化,涵蓋行業也越來越廣。不同于文學翻譯,法律翻譯、金融商貿翻譯等實務翻譯逐漸占據翻譯市場大頭。為順應不斷變化的翻譯市場要求,翻譯的工作模式逐漸由傳統的手工作坊式轉向現代團隊協作式的項目實踐模式。這對翻譯職業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被業界及學術界普遍認同并廣泛討論的一項翻譯職業技能就是能夠熟練應用翻譯工具輔助翻譯工作的完成(參閱,劉宓慶,2007;PACTE,2005;陳炳發,2010;仲偉合,2010)。
                  ...............
                   
                  (二)研究的必要性與適切性
                  1.現實揭示了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客觀的需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工業生產全球大分工,貿易往來日趨頻繁,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科技相互交流借鑒,實實在在地在客觀上要求翻譯這座橋梁真正的成為高速通道。因而,全球化客觀上刺激著翻譯技術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翻譯的規模變了。全球化旨在打破世界在文化、經濟甚至地域上的藩籬,形成所謂“地球村,一家人”的美好愿望。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全球差異的消失,民族語言的衰亡以及因此所致的翻譯工作的衰微呢?恰恰相反,全球化不是翻譯的墳墓,不是消除差異,而是求同存異、增進理解。因此全球化不僅沒有減少翻譯的需求量,恰恰讓翻譯工作變得超負荷。這無疑在呼喚先進翻譯技術手段的出現。據悉,“2003年中國翻譯產值達到 110 億元”(徐彬,2006)“僅在 2005 年,全球翻譯市場將達到227 億美元,中國有望達到 200 億元”(張燕清、金鑫,2009)。
                  ..............
                   
                  二、國內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的教學現狀
                   
                  (一)教師對 CAT 教學的主觀認知
                  1.文獻調查
                  在臺灣從事多年電腦輔助翻譯教學的老師史宗玲(2004)在其編寫的教材《電腦輔助翻譯》前言中談到,許多大專院校的老師包括一些同學,都曾嘗試過一款或幾款 CAT 軟件。有的老師也嘗試過引入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的教學,但常常半途而廢或者鎩羽而歸。此外一些翻譯教師也抱怨電腦輔助翻譯所產生的譯文粗糙甚至荒謬至極,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猜測、揣度譯文。于是很多翻譯教師對電腦輔助翻譯興趣不大,甚至討厭,主觀上并無太高熱情。大陸的情況與此類似,一段時間以來,翻譯專業的 CAT 技術課程長期缺位,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視(參閱穆雷,1999;徐彬,2006)。由于中國大陸自中學開始就實行分科教學,很多翻譯教師多出自文科,對計算機技術有某種無謂的抵觸,以為這些東西屬理科領域。這種對學科界線的過分強調和對技術的工具性屬性的忽略造成一種莫名的排斥氣氛。這種潛意識下所營造的氛圍造成研究 CAT 教學的積極性不高。當然,也有部分教師深刻認識到 CAT 軟件教學的必要性,并為之大力呼吁,不過尚在少數。
                  ...........
                   
                  (二)學生對 CAT 教學的主觀認知
                  以上是從教師的角度對 CAT 技術教學的主觀認知態度調查。一個教學活動必然不是教師一方的事情,為此筆者也特地從學生的角度做了相應調查。不過,由于從學習者的角度探討 CAT 教學的文獻十分匱乏,因此筆者只好又通過問卷調查手段對該問題做了一番考察(附錄二,問卷 2)。
                  1.問卷調查(1)調查范圍、對象和人數
                  筆者也是通過問卷星網絡調查平臺對接觸過 CAT 技術的學習者邀請調查(該問卷是委托問卷星調查機構發的邀請),收集到了 65 份有效問卷,分布范圍如圖 2。
                  ............
                   
                  三、CAT 軟件教學問題的改進策略............................ 29
                  (一)項目學習策略的引入............. 29
                  (二)項目情境化逼真程度與學習績效的關系............................ 36
                  四、CAT 軟件教學項目學習案例詳細設計............................. 38
                  (一)項目前的準備................. 38
                  (二)項目啟動階段..................39
                  (三)項目驅動問題..................43
                  (四)規劃項目評價.................44
                  (五)組織項目過程..................... 47
                  (六)管理項目過程.................... 48
                  (七)案例類比分析............................. 49
                   
                  四、CAT 軟件教學項目學習案例詳細設計
                   
                  (一)項目前的準備
                  1.學習起點
                  在設計項目學習的時候要評估學生的能力,對學生的學習起點行為要做出規定。我們可以憑借經驗對學生的能力做主觀估測。在本項目中需要學生事先具備以下技能和知識: 
                  Déjà Vu X 的基本操作能力 
                  PPT 制作與展示的能力 
                  Word 基本的排版編輯能力 
                  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了解項目管理的基本流程
                  如果學生尚不具備該起點能力那么就要推遲該項目的進行,或者修改原來的項目并提前做必要的技能培訓。
                  2.分組策略與方法
                  研究表明科學的分組能夠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團隊協作意識更強,促進優勢互補,更易獲得成就感的體驗等等。分組的方法有很多,有從心理學角度的,有從數學角度的,有從社會學角度的。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幾乎是共識,即“組內異質,組間同質”?;舅枷刖褪歉餍〗M之間不要有太大差別,小組內部就需要優勢互補、各得其所。在組建各小組的時候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張修海,2006): 
                  小組的容量,合作學習理論的一些研究成果認為小組容量以 3-7 人為宜。 
                  小組的構成,理論上學生的性別、年齡、學力、學習風格、家庭背景、性格、興趣等諸多領域都要考慮在內。實際的應用中可以據情況選擇幾個重要因素參考即可。
                  .............
                   
                  五、結束語
                   
                  (一)CAT 軟件的不足及誤區
                  CAT 軟件對于翻譯工作的優勢自不必待言,它提高了譯者的生產力,提供了術語管理工具,從而保證了術語在項目中的前后一致。但是毋庸諱言,CAT 軟件還有諸多劣勢也不容忽視。一個主要的缺點就是目前 CAT 軟件還都基本上在句子水平上進行翻譯操作,而過分關注句子的結果就是很可能忽視了語篇上的意義。此外,翻譯記憶系統的用于模糊比對的匹配算法還只是基于較為簡單的標準,像字符的相似度等標準。這樣往往會造成一些盡管形似但語義上卻相差很遠的誤會,也容易造成對譯員的誤導。盡管如此,還是不可否認 CAT 軟件的應用已經融合到了翻譯服務的工作流程中,是重要的輔助工具。
                   
                  (二)項目學習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避免技術工具在項目學習中喧賓奪主
                  不容否認,技術手段是項目學習中的重要輔助手段,但它們很少是項目學習的焦點。技術工具的使用需防范那種只求錦上添花不求雪中送炭式的運用思路。如果學生把相當多的精力花在了如何讓幻燈片設計得更炫更酷上,而沒有把這樣的精力更多地投射到對項目驅動問題的解決上,這種只求面子不講里子的做法顯然本末倒置。事實上,通過技術手段把面上的工作做好,很容易掩蓋沒有深入學習的事實。麻醉是需要的,它可以減輕手術的痛苦。但真正解決問題的是手術而非麻醉。
                  ................
                  參考文獻(略)

                  QQ 1429724474 電話 18964107217
                  草莓AV福利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