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論文價格:免費 論文用途:其他 編輯:碩博論文網 點擊次數:
                  論文字數:0 論文編號: 日期:2012-07-07 來源:碩博論文網

                  特殊教育論文:生物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由碩士畢業論文中心,碩士論文組整理提供,本文闡述了生物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新課改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這就要求學習方式由接受式向發現式轉變,就是要像科學研究者一樣產生發現、探索、研究等認知活動。問題是科學探究的出發點,是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的根本原因。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發學習欲望、求知欲望;體會不到問題的存在,也就不會去深入分析、深入思考,進而去解決問題。問題是啟發學生思維的源泉,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紐帶。學生只有產生了問題意識,才說明他們愿意思考,愿意學習新的知識,愿意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因此,生物課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熱點。在課堂教學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教材中安排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技能訓練或習題,指導學生善于思考,善于提問,從而逐步培養和形成學生的問題意識。這種對新的問題的探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在生物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下面我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動手操作
                  學生只有掌握一定量的知識,才有可能會產生問題意識。這里說的知識不光是書本上的,還包括課外常識。每節課前,教師可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充分利用網絡,擴大知識面。課后,可以結合理論結合實際,鞏固所學知識。另外,基本技能的訓練,基本實驗的操作,也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一條重要的、有效的途徑。學生只有在自己認真觀察和自己動手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才會發現問題,產生疑問。
                  二、充分引導學生,使學生敢問、會問、善問
                  1.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在課堂上,教師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導師、朋友、助手、模范,充分體現出自己的主導作用,要與學生平等相處,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熱愛、信任每一個學生,營建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主動增進師生之間的親密情感。學生只有信其師,才會信其道。只有師生關系融洽,學生才敢說,才想說,思維才會活躍。學生的思想在課堂上處于一種愉悅狀態,積極性和主動性才會被激發,思維才有可能超常發揮,才會有問題意識。試想如果師生關系不融洽,學生的學習肯定很被動,很容易有心理障礙,也就很難產生問題意識。    2.精心設計課程內容。課堂上,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程內容,把課程內容問題化,精心呈現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呈現問題情境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手段:例如可以通過多媒體;可以通過實物展示、演示實驗等直觀方法設置問題情境;可以通過揭示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與科學概念之間的矛盾來創設問題情境;可以通過諺語、民間風俗、典故等設置問題情境;可以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和科學概念的比較,形成問題情境;還可以讓學生走出書本,邁出課堂,走入社會,關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實,步入大自然,認真觀察大自然中的一些現象。    3.利用知識遷移,引導學生會問。 生物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生物,生物學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應用都十分廣泛。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如糧食、人口、污染、資源等都與生物科學有密切的關系。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讓他們觀察了解許多他們不知道不理解的現象,帶著問題重新走入課堂,自主學習新知。例如去觀察學校附近河流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的情況,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造成污染,環境污染對我們有什么壞處?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盡可能減小污染?從而使學生樹立起保保護環境的意識,養成從小愛護環境的好習慣。還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概念和生物學上的概念不盡相同,教師要精心設計能引起每個學生思索的問題,就是要在實現知識點到知識點的遷移過程中發現和提出問題。
                  4.建構自主探索,培養學生善問。課堂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問題的提出者不僅僅指教師,也包括學生。樂于質疑提問的學生說明他們正積極參與新知識的學習,這樣的學生才真正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他們是求知道路上的探索者和開拓者。提出一個高質量的問題,需要對已有知識進行整理、分析、歸納等,是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再創造。鼓勵學生提問是正確的,但學生的不善于提問卻是客觀存在的,經分析,大致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提問不知應該從什么地方入手;二、不知應該提什么樣的問題。另外還存在有個別同學完全是為了湊熱鬧。因此教師要在文字上、方法上、矛盾中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
                  三、教給學生提問的技巧,促進問題意識的形成
                  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當教給學生一些提問的技巧,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學生在提問題時,有時可能不太深刻,有時可能很片面,有時提問的問題意義可能不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提問加強對學生提問技巧的指導,幫助學生,使他們頭腦中的疑問變得具體、清晰、有條理。
                  總之,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和培養,是貫穿于生物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科學探究中,只有對問題的不斷生成與解決,學生才能更好地去學習新知、探究未知。同時,學生問題的形成,也促進了教師的繼續學習和提高,促進了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特殊教育論文:生物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由博士論文網,論文中心為您整理提供信息資訊。


                  QQ 1429724474 電話 18964107217
                  草莓AV福利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