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不同所有制企業高等教育報效率的差異

                  論文價格:免費 論文用途:其他 編輯:wwj881024 點擊次數:144
                  論文字數:33000 論文編號:sb201210222007423653 日期:2012-10-22 來源:碩博論文網

                  第一章緒論
                     
                  1.1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離不開人力資源的積累與作用的發揮,當面臨經濟轉型、產業結構升級這些壓力時更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得人才者得天下”這樣的理念滲透在每一個企業中,企業特別傾向于招錄高學歷、高素質、高質量人才。但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如何吸引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又是企業面臨的問題。
                      從人力資本理論來看,人們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人力資本水平來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提高自身收入水平。人力資本投資方式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教育。通常情況下來講,人們選擇工作都會傾向于選擇教育回報率高即工資收入高的企業,同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會選擇高等教育回報率比較高的企業工作。
                      如果將我國市場中的企業按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區分來看,國有企業擁有大規模經營及長時間發展的經驗,企業大都比較正規,薪資待遇雖不會過高,但是很穩定,也有較為完善的福利待遇,對人才有較大吸引力。而民營企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以家族式經營為主,在關鍵崗位甚至高管崗位都會選擇“自己人”,人才在民營企業中會有晉升的阻力,且民營企業中員工平均工資都比較低,特別是一線工人的工資會更低。但隨著經濟發展,民營企業也逐漸開始重視人才的作用,其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任用都有很大改變。
                      我國教育回報率一直在上升,但是其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相差很多。舒爾茨對1929年至1957年美國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各級教育投資的平均回報率為17%。李實、李文彬(1994)對1988年的數據估算出教育的個人回報率,其中教育的年平均回報率為3.8%,而且教育的邊際回報率是遞增的: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教育的回報率分別為2.7%, 3.4%, 3.9%和4.5%0李實、丁賽(2003)利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兩次住戶抽樣調查數據對1990年至1999年期間我國城鎮的個人教育回報做了經驗估計,其運用明瑟工資方程得到的估計結果為:個人教育回報率是逐年上升的,十年間上升了近3倍,并且高學歷職工的平均教育回報率顯示了較高水平。①
                      面對這樣的狀況,本文試圖運用CHNS數據先從總體上考察高等教育回報率的變化趨勢,進而考察不同所有制部門高等教育回報率的變化趨勢及其差異。本論文力圖回答以下問題:不同所有制企業是否存在著高等教育回報率的顯著差異,這種差異變動的趨勢是怎樣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中到底哪個高等教育的回報率高,產生這樣結果的原因是什么。受過高等教育的個體在擇業時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做出這樣的選擇的原因是什么。
                     
                  1.2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中低收入國家)的私人教育回報率基本呈現出這樣一種趨勢,初等教育收益率最高,其次是高等教育,中等教育收益率最低。如果是中高收入國家,則私人教育收益率呈現出:初等教育最高,中等教育次之,高等教育最低的狀態。但是,中國所體現的私人教育回報率呈現狀態是:高等教育最高,中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最低。這與國際研究結果不相一致,引起了我的注意。希望能對中國的教育回報率的實際情況做一個實證研究,來驗證中國實際與國際研究是否真存在差異。
                      從理論上來看人們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的人力資本水平來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提高自身收入水平。在中國,高等教育回報率最高的情況下,具有高學歷的勞動力對工作的選擇又存在何種差異,企業所有制的不同是否會影響人力資本的選擇。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回顧人力資本及其投資收益理論以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制度差異,并詳細分析我國高等教育回報率的現實特征。運用CHNS數據研究我國1993, 1997, 2000, 2004, 2006年的高等教育回報率的變化趨勢,以及分企業所有制的高等教育回報率的趨勢,并對不同企業的高等教育回報率的差異進行分析,根據此結果再運用多值響應模型來考察受過高等教育的個體對不同所有制企業的選擇差異,在此基礎上分析造成差異的原因及解決措施,從而為不同所有制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任用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和實證支持。
                     
                  1.3主要創新點
                      本文的創新之處主要有以下兩點:
                        (1)選題較為新穎。以往的文獻大都是驗證擴招后我國高等教育回報率顯著提高,高等教育回報率在不同省市的差異,不同教育水平之間的回報率比較。并且大都研究都針對的是城鎮對象,甚少有文獻研究高等教育回報率在不同所有制企業中的差異問題。
                        (2)對于CHNS數據庫的應用。以往運用CHNS數據作教育回報率方面研究的文獻中有研究教育回報率在不同所有制企業中的差異問題,但是只運用到了1997年前的數據,且沒有將高等教育回報率單獨提出來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
                     
                  1.4章節結構
                      根據研究需要,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作為本文引言部分,對該項研究的背景、研究意義、分析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創新點及文章結構等進行概括性描述。
                      第二章是理論回顧與文獻綜述。對人力資本理論以及高等教育回報率的國內外文獻做研究與評述,并為本論文之后的研究做好理論鋪墊。
                      第三章介紹我國不同所有制企業的發展情況,以及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優劣勢比較,發現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當中對于人力資源管理任用方面的差異,引出高等教育回報率估算實證研究的必要性。
                      第四章運用計量經濟學相關理論及方法,利用CHNS調查數據,建立明瑟工資方程模型及多值響應模型,考察高等教育回報率的趨勢分析以及在不同所有制當中的差異分析。
                   第五章是結論與政策認識。
                   
                  第二章 文獻綜述 ...............................11-19
                      2.1 人力資本的概............................. 11-12
                      2.2 教育回報率的國內外研............................................ 12-16
                      2.3 高校畢業生就業................. 16-17
                      2.4 評述與本文的理......................................... 17-19
                  第三章 轉型期我國不同所有.............................. 19-26
                      3.1 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發............................ 19-20
                      3.2 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 20-22
                      3.3 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在............................... 22-26
                  第四章 我國高等教............................. 26-44
                    .........................................................................  
                     
                  結論
                      本研究對不同所有制企業中高等教育回報率的差異進行了分析研究,通過對人力資本理論以及高等教育回報率相關理論的學習,分析總結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發展歷程以及兩個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優劣勢。在此基礎上,利用CHNS數據庫1993, 1997, 2000, 2004和2006年的調查數據,運用明瑟工資方程估算了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高等教育回報率并分析了產生這種變化趨勢的原因。利用多值響應模型對2006年數據估算不同受教育個體工作搜尋的傾向性,并對這種結果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從上述分析中可得到如下結論:
                        (1)我國高等教育回報率雖然低于本身應有的預期回報率,也相對低于一些發達國家水平,但是從1993年開始到2006年其一直呈上升趨勢。從整體上來看,我國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對于高等教育的投資都是比較顯著的,而且各行各業更青睞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體現了企業對于高素質人才的渴求。也說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識到人力資本的重要性。
                        (2)不同所有制企業中,1993年到2004年國有企業的高等教育回報率高于民營企業,而在2006年民營企業的高等教育回報率增長并超過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在很長一段時間是靠壓低勞動力成本來獲取市場競爭優勢,隨著民營企業逐步受到法律保護、國家重視,勞動力市場各方面法律制度的完善、經濟技術發展、產業結構升級、企業改革等各方面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而越來越多的家庭個人,也在擴招等方面的影響下,開始重視人力資本的投資。這也造就了近年來高校招生數量越來越多,畢業生也越來越多,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得到的青睞更多,待遇也比較高。
                        ( 3) 2006年的數據,實證結果顯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更傾向于進入國有企業而不是高等教育回報率高的民營企業。這說明,在2006年時,國有企業對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吸引力大于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建立成長時間比較長,受到國家政府各方面扶持時間比較長,有政府為其“撐腰”。而民營企業是從1978年才開始慢慢發展的,且長期處于偏主流地位。對于人才的吸引力、重視程度方面,國有企業高于民營企業。國有企業經過長期的發展,其內部的制度管理、企業文化、薪酬劃分等方面一般比較完善。各方面福利待遇及穩定性都比大部分民營企業要好。雖然民營企業可能在薪酬待遇方面高于國有企業,但是一個求職者對于工作的選擇,考慮更多的是自己未來成長以及企業的長期發展。民營企業在我國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這也是造成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選擇國有企業概率高的一個原因。


                  QQ 1429724474 電話 18964107217
                  草莓AV福利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