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時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概述
(一)新時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相關概念
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推進,時代的潮流奔涌不息,我國發展又有了新的突破,實現了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進入到新時代。新時代的具體內涵是什么?在新時代背景下,以家庭這一教育環境為核心,開展感恩教育,培養青少年感恩品質,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為全面系統的了解新時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內容,須先從概念處著手,對感恩教育、家庭感恩教育以及新時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內涵有所把握,以期該研究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1.感恩及感恩教育
(1)感恩的基本內涵
理解感恩的內涵是研究新時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起點,首先應對“感恩”這一概念有所闡釋。在我國,“感恩”作為一個完整的詞語被運用,最早可追溯到晉朝陳壽編寫的《三國志·吳志·駱統傳》里,指出 :“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濕,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①此處即有感恩戴德之意。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對“感”、“恩”二字分別進行了闡釋,指出:“感,動人心也,從心,咸聲;恩,惠也,從心,因聲。”對于“恩”字,又進一步解釋道:“恩:從心、從因,因從口大,乃就其口而擴大之意,亦含有相賴相親之意,心之所賴所親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誼,故恩之本義作‘惠’解,即他人給我或我給他人之情誼、利益,稱之曰恩。”②由此可知,恩的本義就是惠,是他人給予自己或者是自己給予他人的一種好處、幫助。因為這一善意之舉,才會使人發自內心的感動,心存感激之情。透過“感恩”二字的字形,可發現都由“心”字做基底,說明無論是施恩之舉還是感動之后的報恩之舉,都應遵從自己的內心,由心而發,如此才可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感恩。除此之外,在《現代漢語詞典》以及西方《牛津簡明英語詞典》中關于“感恩”一詞的解釋都體現出了受惠者在接納施惠者所施予的恩惠之后,以行動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恩激情,對他人帶來一種積極的回饋??傊?,從詞源學角度分析,感恩可以簡單概括為對他人給予的好處以及幫助懷有感激之情并予以回報。
...........................
(二)新時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鮮明特征
家庭是人類社會中最基本的群體形式,是基于婚姻、血緣以及收養關系,并通過情感這一紐帶,在親人之間組成的社會生活單位?;诖?,在家庭中對青少年進行感恩教育也是基于血緣關系展開的,教育者通常為父母或者是青少年的其他監護者。由于家庭這一特殊的組成方式以及教育環境,使得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呈現出不同于學校以及社會感恩教育的鮮明特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的針對性與影響的終身性
家庭感恩教育是一種獨特的感恩教育模式,對青少年感恩品質的培養起著基礎性、關鍵性的作用。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其教育者為青少年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青少年子女施加一定的教育影響,從而逐漸培養其良好的感恩品質。由此可看出,家庭感恩教育具有鮮明的針對性,是一對一的進行教育指導。家長與子女長期共同生活,基于一定的血緣關系,子女對家長具有一種天然的依賴感、信任感和安全感,能夠切實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感受與想法,表現出自身獨特的個性,家長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與了解,能夠及時掌握子女的各方面動態,把握其個性特點,進而根據子女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正如古語所言:“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家庭感恩教育所具有的教育針對性優勢是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所不可比擬的,因此,要充分利用家庭感恩教育這一優勢,發揮家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提高教育效能,促進青少年養成良好的感恩品質。
家庭感恩教育不僅能夠依據青少年子女的個性特點開展有針對性地教育和指導,同時這一教育和指導也會對青少年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也就是教育影響的終身性特征。家庭是孩子成長發展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胎兒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胎教”,也就是說青少年自出生之日起(甚至是在胎兒期)就已經在無形中接受父母的教育影響,可見青少年子女在成長過程中最先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并對青少年一生的發展起著奠基性的作用。
...........................
二、新時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調查設計及調查樣本情況
調查研究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對于問題的分析具有指導意義。本研究即采用了“設計—調查—分析—總結”的思路,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個別家庭訪談的形式獲取相關信息,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1.調查設計
本次調查問卷是在相關理論分析以及借鑒現有問卷基礎上編制的,分為家長問卷和青少年問卷兩個版本,在這兩份問卷中都分別包含樣本基本情況以及基本問題作答部分,問題的設置主要圍繞家長對感恩教育的認知、家長在家庭中開展感恩教育情況以及對青少年感恩品質培育效果等幾個方面,主要目的是了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開展情況以及開展效果。依據“青少年”年齡界定的相關研究,本次調查將青少年年齡界定在 13 周歲至 19周歲這一范圍內,主要調查對象為初高中階段的學生及其家長。兩份調查問卷均采用匿名的方式填寫,以確保答案的真實性,從而了解青少年以及家長的真實想法。除此之外,再隨機選取個別家庭按照事前準備的訪談提綱進行訪談。
本次調查問卷的發放主要采用“線上”模式,即通過網絡上的問卷星平臺進行發放,涉及省內部分地市。其中,家長卷共收回 755 份,有效問卷為 734 份,有效率為 97%;青少年卷共收回 749 份,有效問卷為 724 份,有效率為 96.6%。兩份調查問卷的可信度比較高,所有有效數據均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數據支持,使研究更具有針對性。
2.樣本的基本情況
樣本的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詳見“表 2-1”、“表 2-2”)
在青少年調查問卷中,主要從性別、就讀年級、政治面貌以及獨生子女情況四個方面進行調查與統計。從性別分布來看,參與調查的女生所占比重為 56.22%,男生所占比重為43.78%,男女生比例總體上相對均衡。從年級分布來看,參與調查的初中生與高中生所占比重基本持平,比例均衡。在所有參與調查的學生中,政治面貌為共青團員或黨員(含預備黨員)的有 148 人,所占比重為 20.44%;群眾人數相對較多,所占比重較大。除此之外,參與調查的學生是獨生子女的共有 292 人,占總人數的 40.33%,不是獨生子女的共有 492人,占總人數的 59.62%。從總體上看,本次調查在男女生比例、初高中生比例以及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比例方面均具有相對均衡性,樣本在整個家庭感恩教育調查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教育論文參考
(二)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主流現狀
本文將研究對象定位于青少年群體,從家庭教育環境視角出發設置相關問題,以期呈現出當前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現狀。通過調查分析,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在以下幾個方面呈良好發展態勢。
1.家長充分認識青少年感恩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近年來,各大媒體多次報道青少年這一群體中因不知感恩而發生的悲劇性事件,令人悲痛不已,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要重視青少年感恩意識的培養,這不僅關系到青少年個人的健康成長,也深深地影響著整個和諧社會的構建。通過調查發現,家長在思想觀念上已經加以重視,不僅認識到青少年學習與智力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深刻體會到青少年道德品質培養的重要意義。在本次家長調查問卷中,對“作為家長,您最關心孩子哪方面的發展?”這一問題的回答(見“圖 2-1”),有 354 人選擇了“道德品質”,占總人數的 48.23%,接近一半的比例,而選擇 “學習與智力”的總人數為 197,所占比重為 26.84%??梢?,家長整體受教育程度提高,教育觀念也會隨之加以改善,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德育工作,改變以往重智育輕德育的錯誤傾向。對“您覺得感恩意識對孩子的成長是否重要?” 這一問題的回答(見“圖 2-2”),有 88.15%的家長選擇了“非常重要”,11.17%的家長選擇了“比較重要”,僅有 0.68%的家長選擇了“一般”,令人欣慰的是沒有家長選擇“有沒有都無所謂”??梢?,家長普遍認同感恩意識的培養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家長對青少年感恩意識培養重要性的認識已提升到新的高度,對其感恩意識的培養越來越重視。

教育論文怎么寫
...........................
三、新時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體系構建...................................................39
(一)新時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原則..........................................39
1.遵循規律與積極引導相結合........................................................39
2.民主平等與互相尊重相結合..................................................40
四、新時代完善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對策.....................................................49
(一)營造和優化家庭教育環境..........................................................49
1.提高家長自身的素質......................................................49
2.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50
結語......................................... 63
四、新時代完善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的對策
(一)營造和優化家庭教育環境
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發展的第一場所,是接受人生教育的第一步。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更為明顯,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在家庭教育中強化感恩教育內容,培養青少年的感恩品質,必須要營造和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助推家庭感恩教育的開展。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應從家長自身素質、家庭氛圍以及家風建設幾個方面展開。
1.提高家長自身的素質
家長作為家庭感恩教育的主要教育者,必須要自覺承擔起教育責任,積極履行自身教育職責。家長具備良好的教育素養、文化素養以及思想道德素養是更好履行自身教育職責的首要前提,也是教育取得顯著成效的重要保證。由此,家長應嚴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個人修養,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正所謂:“正人先正己,律己可律人”。家長教育子女,必須要素質過硬,為子女做出良好的表率。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也曾講過:“一個家長對自己的要求,一個家長對自己家庭的尊重,一個家長對自己每一行為舉止的注重,就是對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①可見,家長是否重視自身素質的養成,關乎著整個家庭感恩教育的實施,是培養青少年感恩品質的基礎。
從為人子女到為人父母,這體現的不僅是一種角色的轉換,更是一份職責的擔當。初為父母,在喜悅中也摻雜著些許不適,有些事情并非天生就能弄懂,有些能力并非天生就已具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學習,不斷摸索,在實踐中加以鍛煉,逐漸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使自己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家長,履行好育人的職責。
............................
結語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優秀品質,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古今中外備受推崇。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深情地指出:“有一顆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同時殷切寄語青少年學生,激勵青少年學生要“學會感恩”。新時代青少年要牢記總書記的深情囑托,自覺傳承感恩美德,爭做心懷感恩的優秀青少年。
青少年養成良好的感恩品質,除依靠自我意識外,還需要教育的指導和引領。家庭作為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場所,對青少年感恩意識的培育、感恩品質的養成發揮著重要作用且影響深遠。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由此,培養青少年成長為具有良好感恩品質之人,必須重視在家庭教育環境中開展感恩教育,真正發揮家長的示范引領作用。
新時代青少年家庭感恩教育研究是立足于家庭視角,著重研究家庭教育中如何開展感恩教育,幫助青少年提高感恩意識,形成正確的感恩價值觀,從而養成良好的感恩品質的重要課題。依據時代發展要求,對家庭感恩教育內容、原則、模式進行了系統論述,采用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促進家庭感恩教育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更好地滿足青少年的需求,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