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構建探討

                  論文價格:150元/篇 論文用途:碩士畢業論文 Master Thesis 編輯:碩博論文網 點擊次數:
                  論文字數:33252 論文編號:sb2022012421360943333 日期:2022-02-01 來源:碩博論文網
                  本文是一篇教育論文,本文圍繞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構建展開研究,首先對于繪本閱讀的愛心教育價值進行了挖掘,其次在泰勒的目標模式理論、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從愛自然、愛他人、愛社會、愛自我四個維度,從小班、中班、大班三個層面,從課程目標、內容、實施、評價四個方面構建了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提出了保障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順利運行的策略。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緣起
                  自畢業之后我便一直從事學前教育專業,累并快樂著。記得中班的一次繪本課,主題是《螞蟻和西瓜》,通過借助形象鮮明的繪本為孩子們講述了一群螞蟻為了把好吃的西瓜帶回家,集體出動:它們先把西瓜運回家然后大餐一頓最后把西瓜當做滑梯玩的故事。為了鞏固效果,我們還同步了延伸活動,如益智區畫思維導圖、生活區觀察小螞蟻、表演區情景再現等。在戶外活動時,我們一起去尋找小螞蟻,正巧,一群小螞蟻在蟻洞旁邊聚集,似乎在商議什么大事,忽然我們班的小“搗蛋鬼”霸道地踩住了螞蟻還在那搓來搓去。大家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有一位小朋友反應很激烈哭了起來,說他傷害了小螞蟻......事后,我們老師首先進行了反思:我們這節活動的初衷是什么?當出現這種特殊情況時,我們應該進行怎樣的即興教育、隨機教育?“生活即教育”,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將進行怎樣的引導?這也引發了我一系列的思考。后期,我追蹤了這個孩子的家庭,了解這個孩子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祖輩生活,老人“隔輩親”非常溺愛這孩子,有求必應,以至于這孩子被寵壞了......其實,這個孩子只是一個小小縮影,反觀社會上有時會出現一些類似的怪現象,讓我們哭笑不得。當大家不敢去扶躺在地上的老人,當“熊孩子”摔打著一只只小動物而不亦樂乎,當“啃老族”一味地只知索取、不知奉獻......這些現象的背后隱藏的是愛的教育的不足。這些不懂得尊敬孝順老人、不懂得珍惜愛護動物、不懂得為這個社會付出的人的大量存在讓這個社會少了一絲溫度,多了一絲寒意。而幼兒園這群 3-6 歲的孩子,天真爛漫,對這個社會也充滿了憧憬與期待。這個年齡段既是其智力啟蒙也是情感、道德啟蒙的重要時期。
                  .............................

                  二、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本研究將深入探索在幼兒園階段繪本的愛心教育價值及其作用機理,為幼兒教師開展愛心教育提供新的手段與載體。這將豐富和發展幼兒愛心教育理論,推動整個園所的愛心教育。
                  (二)實踐意義
                  1.本研究的成果可以為幼兒園如何構建愛心教育主題園本課程提供指導,為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與設計提供案例參考。
                  2.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以優質的師資推動園本課程的發展。
                  3.為家庭教育提供一種新的指導理念,為幼兒園德育課程提供一種新的范式。
                  ........................

                  第二章 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設計理論依據與經驗基礎

                  一、理論依據
                  理論指導實踐,首先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理論從情感與智能、知識、認知學習與教學活動的關系層面,為愛心教育園本課程的建構提供了價值導向;其次埃斯薩等人的自我概念理論為愛心教育園本課程的構建形成幼兒園、家庭、社區的三方面的協同,達成教育合力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學齡前的幼兒尤其是 4~6 歲的幼兒處于“主動對內疚”的沖突階段,而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的構建旨在讓幼兒內心沖突感減弱,實現身體與心理的協調統一;泰勒的課程開發的目標模式理論則為本研究的園本課程開發提供了方法論指導。
                  (一)朱小蔓的情感教育理論
                  朱小蔓教授作為中國情感教育理論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她的情感教育理論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啟迪與感悟。她在《情感教育論綱》里指出:情感教育,就是關注教育是否對人的情感層面的產生影響;也關注情緒機制、生理機制與思維機制三者的協同作用,以期達到最佳的功能狀態。①在 1986-1995 年期間也就是朱小蔓教授提出情感教育理論的初期,初步架構了情感教育理論的三個基礎理論,其中第二個情感價值教育理論中指出,在西方近代工業和科學發展背景下,教育走上了唯理智主義的絕路,發揮的是跟現代化進程相一致的工具理性功能,其內在的價值理性功能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她系統地分析了情感與智能、情感與知識、情感與認知學習、情感與教學活動的關系,揭示了情感與認知的同一性和共存的關系。①朱小蔓教授系統闡述了情感與智能、知識、認知學習及教學活動的關系,我們在愛心教育園本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考慮它們之間的關系,發揮情感教育的價值功能。
                  關于情感與智能,研究表明通過情感方面的發展可以促進或者加速學生對于智能的發展,當一個人處于積極、向上的情感狀態時,對于幼兒的智能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所以愛心教育園本課程的開發,既通過園本課程活動促進幼兒的情感(愛心)發展,同時幼兒情感的發展也可以加深幼兒對于愛心園本課程的理解,這是一個雙向互動、相互作用的過程。
                  關于情感與知識,雖然對于知識會有很多不同的劃分標準,但無外乎兩種,一種是能夠呈現出來的、具體的、可操作的知識,另一種則是一種比較隱晦的、蘊含于行為中的、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的知識,那么人在接受這兩種知識時,不只是客觀化、邏輯化的知識的物質承擔者,同時也是主觀的、情感化的知識的物質承擔者。在愛心教育園本課程實踐的過程中,不單單是為幼兒通過活動獲得一定的知識或者技能,而且還包括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的情感體驗與感悟,這兩個過程是在活動的進行中是相互支持、缺一不可的。
                  ..........................

                  二、關于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經驗總結
                  自打算從事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研究以來,筆者便十分留意觀察幼兒園內的愛心教育情況,同時,為了了解以“愛心”為主題的繪本閱讀對于幼兒的情感影響,還有計劃、有側重點地開展了繪本閱讀的活動,首先通過情境閱讀的感染滲透、觀察閱讀對于幼兒的行為影響以及二次閱讀、滲透、再次觀察對與幼兒行為的影響,以期達到繪本閱讀對于幼兒積極正面向上的影響效果。這種分別以參與者和主導者兩種身份參與愛心教育所獲得的經驗對于深化本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泰安市岱岳區實驗幼兒園自 2011 年建園至今,一直秉承愛心教育的理念。無論是園所硬件建設還是文化氛圍建設無不彰顯著愛心教育的理念:從愛心大廳里的冰心格言“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到園所的環創建設《猜猜我有多愛你》,無不引導著老師、影響著孩子;從園長媽媽與孩子們的“蹲下來交流”,到每一位老師與孩子們的“牽著手教育”,無不彰顯著愛的主旋律;從園內精心組織的各種主題活動、節慶活動到豐富多彩的家庭延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無不讓孩子們從活動的組織與參與中,感受著愛的熏陶與感染。我作為園內的一份子,深深感到,這種基于愛的教育無論對教師發展,還是幼兒成長都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對于幼兒而言,他們不僅可以得到更細心的呵護,同時也可以在這種氛圍中讓自身的愛心壯大起來,體驗愛自己、愛他人、愛祖國的各種情感。
                  但不得不說的是,雖然愛心教育已經成為園里一個不成文的習慣與傳統,但一直停留在活動的狀態,也并沒有上升到課程的高度。但是如若我們開發出了愛心教育的園本課程,其效果可能會更好,對孩子們的影響也會更加深遠,同時對于園所的品牌文化也會更加有效??傊?,我園重視愛心教育,雖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但并未上升到課程的高度,雖開發過園本課程,但未涉及到愛心教育方面。
                  教育論文參考
                  教育論文參考
                  ...........................

                  第三章 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構建..........................21
                  一、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結構...................................21
                  (一)“愛自然”課程系列.............................................21
                  (二)“愛他人”課程系列..............................................22
                  第四章 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運行保障策略.......................39
                  一、建設一支高素質授課教師隊伍,保障課程質量................................39
                  二、加強園本課程管理制度建設,優化運行機制..................................39
                  反思與展望................................43

                  第四章 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運行保障策略

                  一、建設一支高素質授課教師隊伍,保障課程質量
                  依皮亞杰的理論,4-6 歲幼兒認知發展處于前運算階段,其思維具有不可逆性,也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具有刻板性,往往只思考眼前問題,不能很好地進行注意的轉移等特點。同時愛心教育作為一種情感教育,也具有自身的復雜性與特殊性,愛心教育涉及的內容廣泛,教師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機;同時愛心教育還具有內隱性的特征,教師要善于觀察、關注幼兒的內在心理成長所外顯出來的行為表現,及時抓住幼兒的“最近發展區”,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提升、內化并引領自己的行為。綜上所述,依據幼兒的認知發展規律特點和愛心教育的復雜性,愛心教育園本課程的運行需要一支高素質授課教師隊伍,以更好地把握愛心教育規律,保障園本課程的順利運行。 “校本課程的開發利用在有高素質的受過良好教育的教師的教育系統中更容易實現。”①而幼兒園要打造這樣一直專業師資隊伍,首先要不斷加強幼兒園教師的學習與園本課程培訓,更好地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推動愛心教育園本課程的科學實施;其次要加強幼兒教師的愛心教育的園本課程教研,讓幼兒教師樹立先進的園本課程理念,能夠在教研的過程中不斷提升,邊教邊研,以研促教;最后要利用物質層面的獎勵和精神層面的激勵,充分激發教師的學習動機與“內驅力”,讓幼兒教師不斷自省、不斷突破、不斷發展。
                  教育論文怎么寫
                  教育論文怎么寫

                  ........................

                  反思與展望


                  本文圍繞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構建展開研究,首先對于繪本閱讀的愛心教育價值進行了挖掘,其次在泰勒的目標模式理論、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從愛自然、愛他人、愛社會、愛自我四個維度,從小班、中班、大班三個層面,從課程目標、內容、實施、評價四個方面構建了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提出了保障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順利運行的策略。
                  局限:由于研究時間的限制,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只是建構了其基本的課程結構以及相關內容體系,但并未選擇幼兒園進行試點推行。這使得本研究所得出研究結論仍有待于經歷實踐的檢驗。
                  展望: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其開發與實施的過程是一個與時俱進、不斷動態發展的過程。在今后的研究中,園本課程的內容要結合時代發展要求,不斷與時俱進,同時要選擇一所試點幼兒園進行試點并不斷推廣。
                  總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具有課程專家的敏感性與犀利性,對課程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調整,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以繪本為媒介的愛心教育園本課程體系會不斷完善并得以發展,幼兒也會從中受益,幼兒園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知名度也會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略)


                  如果您有論文相關需求,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聯系我們
                  點擊聯系客服
                  QQ 1429724474 電話 18964107217
                  草莓AV福利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