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走班制選修課管理策略探索——以四川某中學為例

                  論文價格:150元/篇 論文用途:碩士畢業論文 Master Thesis 編輯:碩博論文網 點擊次數:
                  論文字數:32633 論文編號:sb2022041813003746334 日期:2022-05-03 來源:碩博論文網

                  本文是一篇教育論文,筆者認為S 中學師生對于走班制的認知、制度設計、教師、學生、學校管理以及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了 S 中學走班制選修課等順利開展和實施。為了提高走班制選修課實踐有效性,改進 S 中學走班制選修課教學實踐中的主要問題,S 中學需要規避政策因素的不利影響,優化 S 中學走班選修課制度設計,提升師生認知,改進學校管理方式。

                  一、緒論

                  (一)研究緣由
                  1.走班制選修課順應了新一輪課程改革需求
                  現代社會各行各業的競爭都越發激烈,對個性化人才、創造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不同學校、不同學段教育都在提倡個性化教育,明確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自我選擇和發展的權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提出“要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個性化教育不應從大學才開始,在高中也很重要。普通高中不僅應開設必修課,同時也需要設置多樣化、多種類的選修課,這不僅是為了滿足不同學子的學習需求,更貼合了新一輪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特色和要求。多種多樣的選修課和學習內容可以綜合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從而實現全面發展、個性化發展。隨著課改的深入,走班制教學開始在各個高中推行2。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們的日常管理在固定班級下進行,但是上選修課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的內容、教師和教室。這種教學模式是班級教學的改良產物,不僅保留了集體授課的形式,同時也對有限的教學資源進行了整合,以能很好地滿足不同學生對選修課學習內容的需求,順應了新一輪課程改革。
                  2.走班制選修課對中學現有課程教學管理體系提出新挑戰
                  理論研究證實,選修課走班制教學是對普通教學模式的有益補充,且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來說應該是非常有效的。但在實際的實踐階段卻發現了很多問題,選修課走班制教學模式對現有的課程管理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新課改推行后,課程管理由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實行統籌管理,學??梢愿鶕约旱膶嶋H情況和學生的需求開設各類選修課。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育主管部門出于“一放就亂”的考慮,還是實行統一的管理、評價和檢測,學校自主選擇課程的權利不多,而走班制選修課模式需要有豐富多樣的課程體系做支撐,兩者之間存在矛盾。
                  ................................

                  (二)核心概念界定
                  1.選修課
                  選修課制度又稱選科制(elective  system),《實用教育大詞典》對選修課定義為:“選修課制是指高等學校的一種教學制度,它以開設相當數量選修課程為基礎,給予學生充分學習選擇自由為目的。”有些學者認為學校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程度的選擇課程的自由和權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這類課程就是選修課,與選修課相對應得就是必修課。每類課程都對應相應的學分,而學生必須獲得規定的學分,才能準予畢業3。本研究的選修課是指國家課程之外由學校自主設立,供學生選擇的興趣特長類、知識拓展類、社會實踐類和職業技能類課程,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和潛力,為其個性化充分發展提供條件。
                  2.走班制
                  “走班制”指的是教師和教室隨著課程固定、學生流動聽課的授課模式,和傳統模式之間的區別比較大。在普通高中開始推行學分制以后,學校給予了學生在課程選擇上更多的自由,這主要是對于選修課而言的。而對于必修課來說,學生依然在原有的行政班上課。
                  本研究主要聚焦以在規定時間內,不以行政班級為單位組織教學,而是在不同教室并行開設校本課程,讓學生根據自主選擇到不同教室上課的教學組織方式。S 中學平時的課堂采用傳統的固定班級,即教室、教師和學生,每周二三四五下午第三節和第四節課,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對網上已經選好的課程(獅山講堂、青年領導力提升、機器人工程(FTC 方向)、C++和算法設計、甲午戰爭面面觀等共 46 門課程)進行走班。在班級大小上,每個選修課走班的學生人數為 30 人。
                  ...............................

                  二、S 中學走班制選修課教學的實踐方案

                  (一)S 中學走班制選修課基礎設施建設
                  眾所周知,選修課的順利實施必須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來支撐,S 中學也不例外。截至 2021 年 7 月,學校共投資建設了多個功能教室,包括多媒體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心理咨詢室、選修課活動課教室等,還擁有教學實驗樓、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運動場、體育館等。這些基礎設施無一例外為選修課走班制提供了良好的實施條件。隨著選修課如火如荼開展,S 中學每年都會向財政局申請撥款用于增建選修課場地、更換實驗設備、擴充圖書資料等,同時會設置有專項資金用于課程建設和改革。
                  除了硬件基礎設施的提供,S 中學還設立了多個不同職能的組織機構,管理課程實施、學生以及教師隊伍。S 中學是典型的的學術型高中,為了給選修課開設和施行提供制度指導和保障,S 中學在結合國家和省市地區的規劃和方針,推出了《知識拓展課程開設方案》等多個方案。

                  教育論文參考
                  教育論文參考

                  ...............................

                  (二)S 中學走班制選修課教師隊伍建設
                  走班制選修課順利開展的一大關鍵是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隊伍的能力水平直接決定了課程的質量和效果。相對于必修課來說,選修課數量更多、類型也更加多元(同時涉及到課內學科的深化和課外藝術體育范疇的引導),選修課教師隊伍的組成比起必修課教師隊伍更具有多樣性。
                  教師隊伍的建設也按照選修課類型的不同而進行劃分。對于知識拓展類課程,S 中學組織必修課專業教師去教授;對于興趣特長類課程,由美術老師、體育老師和音樂老師等非主課教師來負責;對于職業技能類、社會實踐類課程,S 中學一般是與企業或機構合作,從校外引進師資力量的來承擔課程教授的任務。同時,S 中學也積極地對本校的師資進行培訓和提升,如 S 中學制定了《S 中學教師培訓暫行條例》,結合五年一輪的教師師訓工作,每年定期邀請各個知名大學教授教師對在職教師進行選修課培訓,推薦骨干教師參加錦江區成都市四川省甚至全國的培訓。積極創辦申報名師工作室,以新教師—合格教師—教育新秀—知名教師一系列為評價指標。此外,S 中學依靠歷史和地理優勢,和周邊其他高校以及省內外的著名中學進行交流和合作,不斷引進其他學校的長處和經驗,以提高本校的教師隊伍能力。
                  ............................

                  三、S 中學走班制選修課實施現狀調查 ............................ 15
                  (一)調查方案 ..................................... 15
                  1.調查樣本的構成 ............................. 15
                  2.調查問卷的編制 ................................. 15
                  3.數據統計檢驗 ......................................... 16
                  四、S 中學走班制選修課管理存在的問題 .................. 31

                  (一)學校方面存在的問題 ................................. 31
                  1.走班選修課課程體系尚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 31
                  2.教學質量評價難度大 ............................... 31
                  五、S 中學走班制選修課管理存在問題的歸因分析 .................... 35
                  (一)國家政策及高考制度的影響 .............................. 35
                  (二)學校資金、資源投入不足 ..................................... 35
                  (三)學校領導理念亟待更新 ............................. 35

                  六、優化高中走班制選修課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各級教學管理部門應改善自身功能
                  在推行新高中課程改革的過程,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改革課程首先要改變課程管理者的觀念。教研室是一級教學管理部門,和一線教師隊伍直接接觸、關系緊密。所以,教研室首先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研室的老師們不應該是單純的裁判員和評論員,而應該是一線教學的“服務員”,突出教學研究的特色,強化引領、服務等功能。同時,要不斷建設完善研究平臺,促進教學研究的與時俱進和不斷深入35。同時,教研室老師要走在教學改革的前列,了解最新的政策動向并積極做出反應,深入一線教學實際進行調查實踐和體驗,與一線老師共同構建新型課堂。這樣,教師們可以根據教研員的課程學習經驗,也可以通過課程評價獲得教學上的自信心,通過觀察教研員的課程來反省自身課程的不足之處,從而不斷改進課程并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學校應該對高考改革的動向和相關政策進行跟進和及時的了解,不僅應該鉆研高中教學管理,還應該做好高中與大學的銜接,制定長期的教學計劃。同時,不同學校之間的條件和水平都存在差異,這使得學校的選修課走班制的管理模式、組織形式和評級模式等多個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所獲得的經驗也各有不同36,因此各個學校之間應該加強交流和分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現資源共享,促進選課走班的整體推進。

                  教育論文怎么寫
                  教育論文怎么寫

                  ....................

                  結論


                  新課改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從理論到實踐的循環往復才是改革的常態。從理論上講,選修課走班制模式是美好的,是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是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所以即使在實踐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應該有堅定的走下去的決心和信心。學校和教師們需要直面實踐中的問題,不斷總結不斷提升,逐步完善逐步改進。借鑒國外學校和國內優秀中學所取得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切實可行的新課程改革道路。
                  本文根據在 S 中學實施的問卷調查、訪談等發現的問題,以及對現有問題的歸因分析,本文認為,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為已經到來的 3+3 模式做好準備,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實施走班制選修課是 S 中學的必然選擇。S 中學師生對于走班制的認知、制度設計、教師、學生、學校管理以及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了 S 中學走班制選修課等順利開展和實施。為了提高走班制選修課實踐有效性,改進 S 中學走班制選修課教學實踐中的主要問題,S 中學需要規避政策因素的不利影響,優化 S 中學走班選修課制度設計,提升師生認知,改進學校管理方式。所以,應該從教師、學校和政府等多個方面著手,各層次各角色擰成一股繩,才能推動選修課走班制教學制度的順利進行,推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全面落實,對于保障選修課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略)


                  上一篇:初中生消費問題及教育策略思考
                  下一篇:沒有了
                  QQ 1429724474 電話 18964107217
                  草莓AV福利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