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畢業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格式有哪些模板值得參考?本文以農業論文為例,為大家列舉80例論文的參考文獻,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寫好論文。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格式案例一:抗青枯病花生種質資源的鑒定與篩選
[1]河南省高油酸花生生產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 臧秀旺,張新友,湯豐收,董文召,張俊,劉娟,郝西. 河南農業. 2020(07)
[2]我國花生抗青枯病育種研究進展[J]. 宋江春,李拴柱,王建玉,張秀閣,李峰. 中國種業. 2019(09)
[3]我國長江流域和南方地區花生青枯菌遺傳多樣性分析[J]. 康彥平,雷永,萬麗云,淮東欣,晏立英,廖伯壽. 植物保護學報. 2019(02)
[4]花生青枯病生防細菌的篩選與鑒定[J]. 陸濟,游春平,董章勇. 廣東農業科學. 2019(02)
[5]花生抗病基因的研究進展[J]. 朱曉峰,趙西擁,姜濤,汪清,王嵩,倪皖莉. 農學學報. 2017(04)
[6]“十三五”信陽花生發展展望[J]. 余明慧,張順,石守設,李齊干,韓東. 河南農業. 2016(16)
[7]利用巢式PCR檢測花生青枯病菌[J]. 丁雪玲,游泳,黃建成,劉裴清,陳慶河,謝世勇. 福建農業學報. 2015(02)
[8]一種快速、有效鑒定花生青枯病抗性方法的建立[J]. 呂建偉,李正強,林茂,馬天進,姜慧芳. 種子. 2012(12)
[9]青枯菌誘導的花生基因表達譜SSH分析[J]. 呂建偉,姜慧芳,黃家權,彭文舫,陳玉寧,李正強. 西北植物學報. 2011(08)
[10]我國花生青枯病菌的遺傳多樣性與抗病育種研究進展[J]. 林壁潤,鄭奕雄. 廣東農業科學. 2009(12)
[11]論青枯菌病害的研究進展[J]. 高歡樂. 法制與社會. 2009(12)
[12]中國花生青枯病抗性遺傳改良研究進展[J]. 陳本銀,姜慧芳,廖伯壽,任小平. 中國農學通報. 2007(08)
[13]抗青枯病花生資源的種子大小及主要品質性狀的遺傳分化[J]. 姜慧芳,任小平,廖伯壽,傅廷棟.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06(02)
[14]花生青枯病抗性鑒定及抗源分析[J]. 周桂元,梁炫強,李一聰,李少雄. 花生學報. 2003(03)
[15]小花生新品種遠雜9102[J]. 吳繼華,周帥,關紅英,劉水仙. 中國種業. 2003(09)
[16]優質高產兼抗花生新品種粵油202—35選育研究[J]. 梁炫強,李一聰,李少雄,鄭廣柔,周桂元. 花生科技. 2000(01)
[17]栽培種花生對青枯菌潛伏侵染的反應[J]. 廖伯壽,單志慧,雷永,談宇俊,李棟,段乃雄.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1998(04)
[18]花生青枯病菌接種技術的研究[J]. 李文溶,談宇俊. 中國油料. 1984(02)
[1]番茄抗青枯病材料篩選初報[J]. 尹賢貴,張赟,潘光輝,楊琦鳳. 西南園藝. 2003(04)
[2]茄子抗青枯病的最適鑒定方法研究[J]. 李海濤,鄒慶道,呂書文,穆 欣,許文奎,徐礦紅. 遼寧農業科學. 2002(01)
[3]番茄抗青枯病技術發展態勢之專利分析[J]. 賀文愛. 農業研究與應用. 2017(01)
[4]東南亞茄子耐熱抗青枯病資源篩選[J]. 李濤,黎振興,羅少波,李植良,李穎,徐小萬,孫保娟. 西南農業學報. 2015(03)
[5]番茄抗青枯病的最適鑒定方法研究[J]. 李海濤,鄒慶道,呂書文,穆欣,許文奎. 遼寧農業科學. 2001(04)
[6]桉樹抗青枯病篩選的新技術[J]. 沈文生,黃乃秀. 廣西林業. 2000(04)
[7]桉樹抗青枯病的篩選技術[J]. 沈文生,黃乃秀. 廣西植保. 2000(04)
[8]蕃茄品種抗青枯病鑒定[J]. 陳鳳英,林慧瓊. 江西植保. 1990(01)
[9]番茄抗青枯病的種質資源觀察[J]. 劉成銘. 湖南農業科學. 1982(02)
[10]植物抗青枯病機理研究進展[J]. 李磊,羅國慶,唐翠明,戴凡煒,王振江,何利,何天文. 廣東蠶業. 2013(01)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參考模板
參考文獻的格式案例二:不同水分條件下保水劑對黃瓜根系和葉片生理特征的影響
[1]季節性干旱下農藝節水措施對甘蔗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 安東升,嚴程明,陳炫,徐磊,劉洋,蘇俊波,孔冉,竇美安. 熱帶作物學報. 2021(04)
[2]休閑期耕作方式和施用保水劑對旱地小麥產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響[J]. 裴雪霞,黨建友,張定一,張晶,王姣愛,程麥鳳. 核農學報. 2021(05)
[3]保水劑對土壤水分運移和水吸力變化的影響[J]. 周客,王利書,程東娟,齊鳴. 節水灌溉. 2021(02)
[4]裸果木幼苗根系形態和生理特征對水分脅迫的響應[J]. 黃海霞,楊琦琦,崔鵬,陸剛,韓國君. 草業學報. 2021(01)
[5]不同方法對海棠葉表皮的觀察對比[J]. 陳奕凝,譚文文,彭冶,白瑪玉珍,楊美鈺,劉從敏,嚴袖. 安徽農業科學. 2020(20)
[6]基于葉綠素熒光參數的紫花苜蓿種質苗期抗旱性評價[J]. 梁歡,韋寶,陳靜,宮文龍,馬琳,王學敏,王贊. 草地學報. 2020(01)
[7]土壤水分對黃土區蘋果園土壤-植物-大氣連續體(SPAC)中水勢梯度的影響[J]. 黨宏忠,卻曉娥,馮金超,王檬檬,陳帥. 應用生態學報. 2020(03)
[8]施用保水劑對半干旱地區玉米生長發育的影響[J]. 吳陽生,王天野,王呈玉,李橋,黃梓源,劉淑霞. 華北農學報. 2019(S1)
[9]淀粉基賦鉀保水劑的制備表征與保水釋鉀性能優化[J]. 白文波,沈會有,劉紅杰,呂國華,范力仁,宋吉青. 農業工程學報. 2019(23)
[10]不同灌溉量配施保水劑對芒果園土壤水分及果實的影響[J]. 劉偉,鐘奇,羅玲. 西南農業學報. 2019(10)
[11]短期干旱脅迫下棉花氣孔表現及光合特征研究[J]. 王凱麗,高彥釗,李姍,張夢璐,吳智豪,劉連濤,孫紅春,李存東,張永江.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19(06)
[12]保水劑結合豌豆翻壓對季節性干旱區新墾植煙土壤的改良效應及烤煙品質的影響[J]. 李霞,張丹,青會,李欣,楊洋. 水土保持學報. 2019(01)
[13]水分和氮素對玉米苗期生長、根系形態及分布的影響[J]. 張馨月,王寅,陳健,陳安吉,王莉穎,郭曉穎,牛雅酈,張星宇,陳利東,高強. 中國農業科學. 2019(01)
[14]保水劑對旱作馬鈴薯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J]. 侯賢清,李榮,何文壽,馬琨,代曉華. 核農學報. 2018(05)
[15]保水劑對干旱脅迫檳榔幼苗生理特征的影響[J]. 李佳,劉立云,李艷,周煥起. 南方農業學報. 2018(01)
[16]聚丙烯酸鈉的釋水特征及對土壤物理參數的影響[J]. 呂國華,蔣樹芳,白文波,武永峰,宋吉青.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17(02)
[17]干旱脅迫下保水劑對澳洲堅果生長及水分特征參數的影響[J]. 宮麗丹,倪書邦,賀熙勇,柳覲,馬靜,肖曉明. 熱帶農業科技. 2017(01)
[18]干旱脅迫對植物氣孔特性影響研究進展[J]. 李中華,劉進平,谷海磊,孟文艷,張燕. 亞熱帶植物科學. 2016(02)
[19]高分子保水劑在土壤水肥保持和污染治理中的應用進展[J]. 黃占斌,孫朋成,鐘建,陳雨菲. 農業工程學報. 2016(01)
[20]土壤干旱和強光對高山嵩草葉片PSII反應中心非光化學猝滅的交互影響分析[J]. 師生波,李天才,李妙,劉世增,李愛德,馬劍平. 植物生理學報. 2015(10)
[21]農林保水劑對毛竹幼苗生長及葉片光合特性的影響[J]. 包剛,王潮炎,徐麗君,應葉青,應富華,劉政.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4)
[22]復水前后冬小麥光合生理特征對保水劑用量的響應[J]. 楊永輝,吳普特,武繼承,趙西寧,黃占斌,何方. 農業機械學報. 2011(07)
[23]保水劑用量對小麥不同生育期根系生理特性的影響[J]. 楊永輝,武繼承,吳普特,黃占斌,趙西寧,管秀娟,何方. 應用生態學報. 2011(01)
[24]干旱脅迫對黃瓜幼苗生長、光合生理及氣孔特征的影響[J]. 王玉玨,付秋實,鄭禾,溫常龍,程琳,趙冰,郭仰東.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10(05)
[25]不同水分處理下冬小麥旗葉葉綠素熒光參數的變化研究[J]. 趙麗英,鄧西平,山侖.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7(01)
[26]水分脅迫對4種苗木葉綠素熒光的光化學淬滅和非光化學淬滅的影響[J]. 史勝青,袁玉欣,楊敏生,梁海永,張金香. 林業科學. 2004(01)
[27]不同土壤類型對玉米根系干重變化及其分布的影響[J]. 楊青華,高爾明,馬新明. 土壤通報. 2001(05)
[28]保水劑在節水農業中的應用研究現狀與展望[J]. 杜太生,康紹忠,魏華.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0(05)
[1]黃瓜需肥特點及施肥技術[J]. 張凌云. 農民致富之友. 2019(10)
[2]黃瓜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要點初探[J]. 趙麗. 農家參謀. 2019(16)
[3]外源亞精胺對淹澇脅迫下黃瓜根HSP70表達的影響[J]. 張健,劉美艷,申杰,劉丹,俞立璇,李雪華. 廣西植物. 2013(05)
[4]黃瓜根部澆施沼液的效果[J]. 劉紅,李兵. 安徽農學通報. 2007(18)
[5]黃瓜根系兩次生理性死亡及防治措施[J]. 李秀啟. 長江蔬菜. 2004(01)
[6]黃瓜低溫生理病害的發生特點與防治方法[J]. 鄭偉. 農民致富之友. 2019(12)
[7]磁化水灌溉對黃瓜生長 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 趙樂輝,沈祥軍,李瑩瑩,包美麗,包立嵐,時雪. 現代農村科技. 2018(01)
[8]冬棚黃瓜早衰的原因和預防措施[J]. 劉忠強. 科學種養. 2018(02)
[9]根據黃瓜根系特點施肥養根[J]. 張立寧. 營銷界(農資與市場). 2016(04)
[10]鉀對黃瓜根系保護酶和光合特性的影響[J]. 陳鳳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7)
參考文獻的格式案例三:農戶采納有機農業的影響因素及其空間效應——基于新疆農戶調查數據
[1]復雜動態視角下的組態理論與QCA方法:研究進展與未來方向[J]. 杜運周,李佳馨,劉秋辰,趙舒婷,陳凱薇. 管理世界. 2021(03)
[2]中國有機農業的集聚與空間依賴性[J]. 盧瑜,向平安,余亮.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21(03)
[3]環境規制政策情境下農戶認知對農業綠色生產意愿的影響——來自黑龍江省698個種植戶數據的驗證[J]. 許佳彬,王洋,李翠霞.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21(02)
[4]綠色防控技術采納行為的影響因素和生產績效研究——基于四川省水稻種植戶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 熊鷹,何鵬.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20(01)
[5]替代與互補:農民綠色生產中的非正式制度與正式制度[J]. 李芬妮,張俊飚,何可.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6)
[6]家庭農場有機農業采納行為的空間依賴性[J]. 王小楠,朱晶,薄慧敏. 資源科學. 2018(11)
[7]農民采納有機水稻生產技術的影響因素[J]. 張萬蘭,盧敏. 貴州農業科學. 2018(09)
[8]老齡化、社會網絡與農戶綠色生產技術采納行為——來自長江流域六省農戶數據的驗證[J]. 楊志海. 中國農村觀察. 2018(04)
[9]新時代農業綠色發展動因、核心及對策研究[J]. 于法穩. 中國農村經濟. 2018(05)
[10]四十年中國農業發展改革和未來政策選擇[J]. 黃季焜. 農業技術經濟. 2018(03)
[11]農戶認知、外部環境與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基于湖北省632個農戶調研數據[J]. 黃炎忠,羅小鋒,李容容,張俊飚.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18(03)
[12]家庭農場綠色防控技術采納行為研究[J]. 高楊,張笑,陸姣,吳蕾. 資源科學. 2017(05)
[13]政府推廣與供應鏈組織對農戶生物防治技術采納行為的影響[J]. 耿宇寧,鄭少鋒,王建華.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1)
[14]不同政策對農戶農藥施用行為的影響[J]. 黃祖輝,鐘穎琦,王曉莉.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6(08)
[15]農戶行為與“鄰里效應”的影響機制[J]. 姚瑞卿,姜太碧. 農村經濟. 2015(04)
[16]農業產業集群內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基于安徽省茶葉產業集群的微觀數據[J]. 衛龍寶,李靜. 農業經濟問題. 2014(12)
[17]農村社會網絡與農業技術擴散的關系研究——以G鄉養豬技術擴散為例[J]. 曠浩源. 科學學研究. 2014(10)
[18]農戶有機農業技術采用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和山東省250戶農戶的調查[J]. 王奇,陳海丹,王會. 農村經濟. 2012(02)
[19]權力還是聲望?——社會資本測量的爭論與驗證[J]. 尉建文,趙延東. 社會學研究. 2011(03)
[1]有機農業的發展前景[J]. 張振榮. 河南農業. 2021(16)
[2]洋洞有機小鎮引領有機農業高質量發展[J]. 那志奎. 科學種養. 2021(06)
[3]關于加快創建長春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的研究[J]. 黃禹銘. 現代農業研究. 2019(12)
[4]非洲:有機農業獲認證難[J]. 童彤. 中國果業信息. 2020(03)
[5]打造有機農業雙創新天地[J]. 楊陽. 中國農村科技. 2020(02)
[6]德國有機農業發展對我國的政策啟示[J]. 黃波,李治,胡志全. 農村工作通訊. 2020(10)
[7]廣西有機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韋嵐嵐. 現代農業科技. 2019(02)
[8]從反思到實踐:有機農業的發展歷程與話語變遷回顧[J]. 吳小沔,賀聰志.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2)
[9]日本發展有機農業的經驗及對我國推進鄉村振興的啟示[J]. 陳穎,馬健. 金融教育研究. 2019(03)
[10]推進南陽有機農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J]. 楊顯金,杜如學. 農業科技通訊. 2017(12)
以上是80例農業論文的參考文獻,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論文寫作的素材或者方法,可以在本網站查詢;如果需要尋求寫作幫助,可以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