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選題背景
2005 年聯合國首次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普惠金融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2013 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普惠金融定為國家戰略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發展普惠金融并制定相關戰略發展規劃。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截至 2019 年 6 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 10.7 萬億元,較年初增長 14%;全國 334 個貧困縣各項貸款余額17366 億元,較年初增速 7.9%①。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近年來,我國普惠金融取得了積極成效。
G 公司成立于 2006 年,從成立之初開創的“信用保證保險+銀行貸款”的創新模式,到當前開展的“保險+擔保+資金方”②產品聚合新模式,公司歷經十多年發展,一直積極探索普惠金融的服務模式。G 公司一直以“成為全球第一的消費金融提供者”為目標,依托金融科技逐步構建起借款服務體系,通過資源探尋、聚攏和匹配的能力,將信貸業務鏈條中具有優勢的關聯方聚攏在一起,連接借款人、增信方、資金方,借助自身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網絡,經過業務經驗驗證的風控體系,為增信方及資金方輸出貸款評估服務,為借款人提供借款服務。截止至 2019 年年末,客戶數量已達千萬,期末貸款余額已達千億級別,在國內市場已獲得一定優勢,未來希望在全球范圍成長為領頭羊。
金融科技的創新、便捷的客戶體驗是發展普惠金融的基礎。G 公司以“客戶至上”的經營理念,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客戶的需求,并一直響應國家號召積極踐行普惠金融,在客戶、合作方、行業內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G 公司作為連接借款人和資金方的中間平臺,做好借款人與資金方的匹配不僅關乎到企業自身的營收,也關系到借款人能否及時獲得貸款服務,資金方對借款人的要求能否得以滿足。隨著業務規模的增長,產品模式的創新①,公司接入的資金方越來越多,生產上發生無法將借款人正確匹配給資金方的場景,現有的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已無法滿足業務發展需求。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對信貸行業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信貸行業發展趨勢研究
Ryan(2010)利用美國消費,投資,出口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消費需求的擴張帶動了經濟發展,消費需求不是由收入增長所致,而是由信用消費導致。Elekdag&Wu(2013)在研究發生在各國的 60 個信貸繁榮的案例時發現,信貸繁榮可以吸引大量資本流入,從而促進經濟發展。美聯儲(2018)調查資料顯示,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消費金融市場,消費主義盛行,2018 年消費信貸支持的消費在美國國內消費總支出中的占比達 26%,消費信貸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作用不容忽視,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在美國長期從事信貸行業研究的黎曉波(2018)在對美國消費信貸決策技術的現狀及發展研究時提出,近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消費信貸決策科學及技術的發展。但決策的自動化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信貸的各部門只注重優化自己的目標且決策速度慢,就會影響企業層面的目標實現。
(2)信貸客戶分類研究
本文討論的是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優化,目的是為了實現借款人與資金方的精準匹配,如何做到精準匹配,做好客戶分類非常關鍵。
Lazer(1963)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將客戶的生活方式作為分析的依據來進行客戶細分。Wells(1971)提出用 AIO 量表,即用活動,興趣,觀點來表現生活方式。Hughes(1994)提出可以通過客戶最近消費距離現在的時間長度、消費次數、消費金額來描述客戶的信息特征進行客戶分類。Marcus(1998)對 RFM 模型進行了修正,提出通過平均購買金額和平均購買次數來進行客戶分類。Reichheld(2007)認為客戶價值導向可以作為客戶分類依據。

第 2 章 G 公司及其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現狀研究
2.1G 公司及借貸業務概述
2.1.1G 公司概述
G 公司成立于 2006 年,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發展為可開展融資擔保、融資咨詢等金融業務的公司。公司員工約 2 萬人,截止至當前,公司已在全國 300 多個城市開展業務,服務的客戶數量超過千萬。下面從公司發展歷史、組織架構、主營產品以及最新的戰略目標幾方面進行介紹。
(1)發展歷史
2005 年,聯合國第一次提出普惠金融概念,而當時在中國僅有極少的企業涉足普惠金融,G 公司所屬集團于次年開始探索普惠金融市場,成立信用保證險部,面向中低收入客戶提供無抵押消費貸款。
在國際經濟組織 G20 推動下,普惠金融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企業重視。G公司也不例外,發展階段深度挖掘保險作為增信工具的金融服務潛力,為普通大眾提供方便快捷的借款服務。2014 年公司提出數據化、智能化、低成本化的戰略,實現業務快速增長。
自 2015 年,國內借貸行業迎來了爆發式發展,3 月集團正式成立了 G 公司,通過拓展優質客群、多元化銷售渠道、產品創新、以及科技驅動業務發展四大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業務覆蓋廣度和深度,推動普惠金融發展。
此外,G 公司還通過公益支教、貧困山區女性免息借款、農民創業接力等項目,將業務能力用于服務和解決社會問題,為大眾提供更平等、更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務。
..............................
2.2 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現狀
如何將信貸資產分配給資金方是通過整個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完成的。以下對匹配管理體系中涉及的管理團隊、預算機制、需求管理流程以及管理工具進行介紹。
2.2.1 管理團隊
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的管理成員由產品部、資金開拓部、銀行開拓部、保險開拓部和系統管理部組成,各成員職能如下。

第 3 章 G 公司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優化目標分析................................22
3.1G 公司核心競爭力分析...............................22
3.1.1 核心競爭力理論內容 .........................22
3.1.2G 公司核心競爭力分析..............................22
第 4 章 G 公司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主要問題分析.....................31
4.1 全面風險管理理論.......................31
4.2 客戶管理問題.............................32
第 5 章 G 公司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優化策略制定...........................47
5.1 優化目標和原則..................47
5.1.1 優化目標 ..................................47
5.1.2 優化原則 .............................47
第 6 章 G 公司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優化策略實施與保障
6.1 優化策略實施
優化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可以減少信貸資產損失,提升客戶體驗,滿足借款人和資金方需求,提高企業營收。因此,保障優化方案的實施非常重要。
從已有的分析來看,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優化涉及的關聯方較多,優化內容較廣,滿足 G 公司按照大項目實施的標準。參考 G 公司對項目的管理規范,計劃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進行實施:(1)項目規劃(2020 年 11 月-12 月):項目規劃包括項目背景、項目整體規劃、項目目標、關鍵里程碑、成本預算以及項目風險預測等重要事項的分析和編寫。(2)項目審批(2021 年 1 月-2 月):項目計劃完成后,報領導層審批。(3)項目立項及啟動(2021 年 3 月):領導層審批通過后,發起項目立項流程。(4)項目實施(2021 年 4 月-7 月):實施階段主要包括制度編寫、需求溝通管理、開發測試等,計劃在 4 個月內完成。
闡明項目方案、子項目、關聯方、系統功能規劃等。針對此項目,根據第五章描述的優化策略,優化部門間協作、預算管理機制優化、以及需求管理流程優化可通過建立制度或操作手冊來落實;加強客戶管理、優化部門間協作、增加管理工具運營模塊建設需要通過搭建系統功能去實現,基于此,可將其分為兩個子項目并行進行,即制度和操作手冊建立以及系統建設。
........................
第 7 章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本文以 G 公司為研究對象,針對該公司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的優化問題進行了研究,優化后實現借款人與資金方的精準匹配,提高企業營收,降低企業運營風險。
首先,闡述本文的研究背景,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國內外關聯內容的研究現狀,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說明了本文的研究意義,為后續問題分析、解決方案制定奠定了基礎。
其次,通過對 G 公司及其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現狀研究,闡明了 G公司業務及匹配管理體系現狀,為后面章節內容的分析做好鋪墊。再次,基于匹配管理體系優化目的和主要問題分析,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和制定解決方案。包括基于還款意愿新增客戶細分維度以及做好客群組合;對業務部門間的協作流程和職責進行了合理劃分;優化了現有預算管理機制;采用敏捷方式進行需求管理;搭建匹配管理引擎數字化運營模塊。通過這些優化,提升對借款人和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的管理效力,提高借款人與資金方的匹配精度。
最后,為了優化方案有效地付諸實施,制定了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實施步驟描述了項目規劃、項目審批、項目立項及啟動、項目實施幾個階段,明確了不同階段具體的實施內容。并從人力、資金、制度和技術四個方面闡述保障措施,以確保實施方案盡可能順利執行。
因此,基于以上借款人與資金方匹配管理體系優化的研究內容,本文所提出的優化方案有科學理論支撐,能夠幫助 G 公司解決匹配管理體系現存問題,減少客戶流失,提升客戶體驗,滿足資金方對借款人的資質要求,進而實現提高企業營收,降低企業運營風險。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