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化政府之公務員行政職責問題研究

                  論文價格:免費 論文用途:其他 編輯:lgg 點擊次數:151
                  論文字數:38600 論文編號:sb201405031611389659 日期:2014-05-04 來源:碩博論文網

                  第1章引言


                  1.1選題背景
                  信息時代的來臨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電子化政府建設提供機遇,創造條件。我們深刻意識到身處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社會生活愈加復雜化,這一切都要求政府管理采取信息化方法;而計算機、微電子、通信技術構成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核心,核心技術發展推動信息技術迅猛前進,又為政府采取信息化方法大大創造有利條件。隨著電子化政府理念和實踐在全球的推進,我們經常會在政府報告、報刊和著作中看到“數字政府”、“虛擬政府”、“網絡政府”、“電子政務”、“電子化政府”等詞匯。其實,學界對以上詞匯并不作特別區分,只是電子化政府(Electronic Government)在國際上被廣泛使用,本文將統一使用“電子化政府”的提法。相較于傳統官僚制,電子化政府是一種全新的治理模式。電子化政府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會產生?又將帶來什么影響?某種意義上,電子化政府改變了原先實體政府下人們面臨的《旭局面一一緩解人們局限地獲取信息資源的現狀,延伸只在實體空間中行使的職能,增進公民和政府間互動等。具體說來,它運用先進的虛擬數字化技術,不僅使信息資源傳播和獲取變得更加便利,鼓勵并切實帶動公民參與,而且將實體政府與虛擬政府相結合,打破常態思維下的“封閉行政系統”,有效減少行政成本。然而,也正因為交流互動變得異常便捷,許多問題凸顯出來成為公眾關心的議題,公務員行政責任問題便是其中之一。
                  ……………


                  1.2研究意義及研究方法
                  從理論意義看,學界對電子化政府、公務員行政責任問題的單獨研究較多,但鮮有將兩者結合起來,從電子化政府角度考察公務員行政貴任問題的系統性研究。本文正是將公務員行政責任問題的考量置于電子化政府視閾中,力圖以全新的研究視角,對現有研究成果進行補充、整合和完善。從現實意義看,電子化政府已經成為一種全球趨勢,公務員行政責任實現充分與否直接關系政府的合法性,乃至整個政治體系的穩定。本文在闡述電子化政府內涵,電子化政府視閩中的行政責任以及電子化政府對公務員行政責任實現的新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后工業化進程的時代背景和中國服務型政府建設等內容,從外部控制、內部控制及平衡內外部控制維度,試圖解決當前公務員行政責任實現中存在的問題,尋求電子化政府中公務員行政責任實現的保障機制。這對于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職業倫理意識、提高政府效率、加強政府貴任、提升政府服務品質、發展創新型社會管理有著重大現實意義;同時,該研究的研究結論也希望對其他國家的相關方面具有一定借鑒作用。
                  …………


                  第2章電子化政府概述


                  2.1電子化政府的概念與構成
                  世界銀行組織認為,電子化政府包含:政府與公民互動(G2C);政府與企業互動(G2B);政府內部各部門互動(G2G)。也有學者指出,電子化政府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基本手段進行公共事務管理,提供公共服務,從而使信息技術在政府公共部門中得到深層次應用。但西方學者一般都認為,電子化政府是為適應全球化、虛擬化的網絡時代,將工業社會中的政府模式轉變為新型管理體系。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經歷過農業社會階段,工業化又推動人類走向工業社會。然而,世界各國幵始工業化的進程并不是同步的。20世紀中期,只有一些極具影響力的國家才率先完成工業化,同時出現后工業化跡象。20世紀后期,一些發展中國家才加入工業化進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領域中出現了工業社會無法包容與解釋的新因素,后工業化任務初現。進入21世紀,由于全球化運動的推進,發達工業化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面臨后工業化任務。以中國為例,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幵始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這是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也是中國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的過程;與此同時,當全球化運動將后工業化任務擺在各國面前,我國同時承擔后工業化課題。如此,中國社會一切活動幵展的歷史背景,就是中國工業社會尚未成熟的同時面向后工業化進程。因而,中國的電子化政府發展道路,不僅是先進國家發展路線的部分再現,也是基于后工業化進程的大膽嘗試。繼中國經濟取得迅猛發展,再造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訴求。謀求政治與經濟,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科技文化與倫理道德等諸多方面的平衡,有助于在全球樹立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


                  2.2電子化政府的特征描述
                  從政府機構存在形式看,虛擬性是電子化政府不同于傳統政府的顯著特征之一。以互聯網技術為技術基礎,融合現代先進信息技術,按需搭建電子化政府虛擬平臺。政府部門對公共事務的處理不再受地域、時間、邊界限制,大量事務均可在虛擬平臺上完成。這就把政府治理從原先封閉的行政系統中解放出來,將只能在物理空間里行駛的政府職能延伸出去?,F代信息通信技術為電子化政府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一方面,數據庫存儲了大量信息,數據挖掘識別有效信息;另一方面,聯機應用信息,人工智能指引制定公共政策,可視化技術拓寬公共參與渠道。此外,電子化政府還離不開跨學科知識應用,常見的有統計學、管理學、信息論、計算機、數學等??梢?,電子化政府是現代科技催生、學科交叉發展的產物。
                  ……………


                  第3章電子化政府視閾下的行政責任......... 16
                  3.1行政責任的概念.........16
                  3. 1. 1 責任......... 16
                  3. 1. 2 行政責任......... 17
                  3. 1.3歷史維度下的行政責任......... 18
                  3. 2電子化政府中公務員行政責任現狀......... 20
                  第4章電子化政府對公務員履行行政責任的新要求......... 22
                  4. 1公務員行政責任多元化......... 22
                  4. 1. 1電子化政府與實體政府并存.........23
                  4. 1. 2 電子化政府的獨特性 .........24
                  4. 1. 3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6
                  4. 2技術性責任占據先導地位.........31
                  4. 2. 1 技術的意義......... 31
                  4. 2. 2公務員淪為技術的奴隸......... 32
                  4.3道德責任對弱化自由裁量權的救治......... 34
                  第5章電子化政府中公務員行政責任實......... 41
                  5. 1外部控制 .........42
                  5. 2內部控制 .........48
                  5. 3平衡內外部控制......... 54


                  第5章電子化政府中公務員行政責任實現的保障機制


                  在維持公共組織中負責任行為的問題上,無數學者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作出了論述。古希臘與古羅馬時期就萌生了責任意識,并衍生出相應的旨在保障貴任的政制設計,例如城邦的民主、法治、混合政體。威爾遜主張“政治-行政二分”,把行政官員的行為與政治完全分離開來,以解決行政責任問題。⑴這種涉及權力、責任、控制的問題,在韋伯的官僚制中,則與嚴密的等級制結合在一起,只是隨著官僚制的恣意膨脹,弊病叢生的官僚機構成為社會發展道路上的桎梏,公眾向往一個負責任的行政機構的欲望變得無比強烈。其中,在談到公共組織中保持負責任行為的方法時,學者思路極為相似,多把責任問題落實到公共組織中的個體,就像哈耶克曾指出,“欲使責任有效,責任還必須是個人的責任” ;控制方法上,內部控制、外部控制、少數也有建議將這兩種控制方式結合起來,或在此基礎上力圖創建一個新的模式。
                  ……………


                  結論


                  電子化政府是技術進步的產物。通過技術平臺的搭建,電子化政府加強了公眾與公務員間互動,也帶來信息咨詢、在線業務申請等各種便利服務。正因如此,它具備虛擬性、技術性和互動性。新事物的誕生,意味著需要一群與其相匹配的人員,公務員中的很大一部分急需掌握新技術以適應電子化政府要求。因為,他們奔波于實體政府與電子化政府雙重政府存在形式之間,扮演著不同角色。電子化政府本身獨有特性,以及電子化政府建設需要回應后工業化所提出的新要求,使得電子化政府中公務員行政責任問題的研究極為重要。本研宄擬解決的兩個關鍵問題是:電子化政府對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如何構建電子化政府中公務員行政責任實現的保障機制?本文對于第一個問題中的“新要求”作了較為系統的論證:公務員被技術形態切割成多部分,承擔形形色色的責任,但這樣的貴任,大多可以歸為技術性的客觀責任;無形之中,它以技術標準取代了公務員的倫理道德選擇,使公務員逐漸喪失個人道德選擇的能力,在承擔道德貴任這樣的主觀責任上疲憊不堪,道德選擇本身不存在風險,但失去道德貴任價值指引的道德選擇會引發一系列風險;電子化政府弱化自由裁量權,又因自由哉量權與行政貴任的緊密聯系,無疑加劇原有風險。對于第二個問題,本文從內部控制、外部控制、以及平衡內外部控制下的新路徑三方面考量。一方面,對內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及彼此間的關系進行了詳盡闡述。另一方面,本文創造性地提議從平衡內外部控制的維度把控新路徑的大方向,并給出參照。
                  ……………
                  參考文獻(略) 


                  QQ 1429724474 電話 18964107217
                  草莓AV福利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