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論文優秀文獻綜述范文4000字「優選推薦」

                  論文價格:免費 論文用途:文獻綜述 Literature Review 編輯:碩博論文網 點擊次數:
                  論文字數:4433 論文編號:sb2021121318061740971 日期:2022-03-08 來源:碩博論文網

                    農學論文優秀文獻綜述范文4000字?文獻綜述一般包含以下四部分:摘要、引言、主體和參考文獻,本文是一篇農學論文的文獻綜述,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改革政策的調整與完善”為例,為大家講述文獻綜述的寫作要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文獻綜述范文

                    文獻綜述范文

                         一、論文

                    1、前言

                    簡要說明寫作的目的、意義、有關概念的定義,綜述的范圍,描述課題的研究現狀,以及有關主題爭論的焦點和發展趨勢等。

                    2、正文

                    文獻綜述的重點。通過理論發展階段性成果、理論意義、實踐意義、成熟可靠新近的權威可信等,比較不同學者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及其理論依據,闡明問題的來龍去脈和作者自己的見解。

                    3、總結與展望

                    對正文各種觀點進行綜合評價,高度概括主題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主張展望發展前景。簡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決的問題及研究成果的意義和價值,在寫作中應注意給出一個較為明確的階段性結論。

                    4、參考文獻

                    一般參考文獻的多少可體現作者閱讀文獻的廣度和深度。一般不低于20條,以最近3-5年內的最新文獻為主。

                    二、論文摘要

                    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這個決定在描述中國當時的農村現狀時,用了三個“很”字,“農村生產力水平很低”、“農民生活很苦”、“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很薄弱”,這種狀況在今天來看已經得到了莫大改善,但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村民生改善面臨的問題依然十分嚴重。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基于外部環境的新變化、“三農”問題表現出來的新特征,提出了一系列促進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的新政策新戰略。在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推進新型城鎮化、鄉村全面振興、城鄉融合發展成為全黨全國人民面臨的歷史使命的當今,回顧中國農村改革的發展歷程,把握農業農村改革政策的調整和完善,有助于總結成功經驗,吸取失誤的教訓,進而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從 1978 年至今,中國農村改革 40 余年,中國共產黨總攬全局、統籌謀劃,在以“民生訴求為依據”、“以問題為導向”的政策調整中,中國農業農村經歷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經濟體制改革到逐步向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改革。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面對農村復雜的形勢,加快解決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改革政策上及時做出了調整與完善。文章通過查找、梳理、總結、分析中共中央重要文獻尤其是歷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以中國共產黨農村改革重點的政策調整與完善為主線,總結出農村改革政策調整完善的方向與著力點。本文主體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和闡述農村改革政策的理論依據與實踐基礎,實踐基礎包含經驗基礎與現實基礎。中國農村改革以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共產黨解決“三農”問題的理論為依據,以中國國情與農村現狀為改革的實踐基礎,為中國農村改革政策的調整與完善提供借鑒。第二部分為中共十八大以前中國農村改革政策演化的回望,主要涉及 1978年至 2012 年這一段時期內農村改革政策的主要內容及其變化,分為四個階段:1978 年-1983 年,以實行責任制為著力點增強農民自主權;1984 年-1991 年,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重點,開拓農村市場;1992 年-2002 年,以發展鄉鎮企業為IV重點,建設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03 年-2012 年,以強化公共服務為重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30 多年的改革,成就有目共睹,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民收入提高,生活得到明顯改善;二是思想觀念的改變,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顯著成就。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城鄉二元結構依舊是制約農村農業發展、農民生活全面改善的主要屏障。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國家實施的政策保障與實踐探尋,是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的外部條件,如何發揮內因的根本性作用,使農業農村改革有質的轉變,我們仍需要進一步探尋解決方案。第三部分研究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村改革政策的調整與完善,統籌全國各地農村的基本現狀,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這一辯證思想,從激活農村內生發展動力這一根源出發,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包含以激活農村內生發展動力為著力點的主要內容、原因、實現條件及實施路徑。農民最關心的問題是土地問題,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是我國農村的基礎性制度,而保障農民的利益與權益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三權分置”,充分挖掘土地使用效益,這也是激活與促進農村內生發展動力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堅持了這一條,就是堅持了我國農村經濟、社會制度的社會主義性質,能夠從深層激活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也就能夠在不斷深化改革中始終保持農村乃至整個社會大局穩定。第四部分是對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村改革的經驗總結和對“三農”政策演進趨勢的分析,突出強調新時代中國農村改革政策要圍繞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進行調整和完善。

                    三、國內外研究評述

                    國內學者是研究中國農村改革的主力軍,研究內容涉及農村改革的方方面面,成果十分豐富。圍繞農村改革政策的調整和完善進行的研究雖然不在少數,但是多集中在中共十八大之前,并主要集中某一具體的農村改革上。對于中國共產黨十八大以后,極少有從整體上把握農村改革 40 年的政策調整與完善的方向。綜合國內有關研究,大體分為三個方面:一是農村改革歷程的回顧,主要是關于中國共產黨對農政策的回顧;二是以“三農”問題為題進行研究,主要探討“三農”問題的由來、主要內容、解決措施等;三是分別從農業、農村、農民三個方面進行具體研究。國外關于中國農村改革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農村變革與發展,且涉及的年代比較久遠,有的研究成果與本論文研究內容沒有直接關系,但具有啟發意義,尤其在方法論方面。國外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歷史學視角下的農村變遷;政治學視角下的農村變革,以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與農村城鎮化建設。

                    四、論文結論

                    中國農村改革 40 年,在這 40 年中,農村改革規模大、范圍廣、持續久、影響深遠,效果顯著。從農村率先突破人民公社的經營體制障礙,到中國共產黨總結、提煉、規范、推廣農民創造的經驗,再到黨中央研究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再到推動城鄉改革、發展互助互動,中國的農業、農村、農民獲得了長足發展。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標志著中國進入了新時代,這個歷史方位的確定也意味這農村的改革進入了深水區與攻堅期,2018 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城鄉發展的不平衡與農村發展的不充分問題顯著,由此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在我國全面決勝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大戰略舉措,黨中央做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村改革 40 年,我們不斷進行總結,概括來講有以下幾點:第一,在改革理論上,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領導集體在分析國內外新形勢、新變化的基礎上,吸取歷史經驗教訓,經過不斷的實踐與發展,這個理論包含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第二,在改革的性質上,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展。改革是根據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進行的,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第三,在改革的方向和目標上是以市場為取向,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個制度的建設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之上的,既具有市場經濟的特征,又具有中國特色。第四,在改革的方法上,采取先易后難、逐步深化,漸進式推進。中國的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在探索中前進,先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然后推向政治、文化、社會體制改革。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第五,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在農業農村的改革中要抓事物的主要矛盾與矛盾的主要方面,即要抓重點、抓關鍵、抓中心。全面深化農村改革,60不僅要調整農村內部的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而且要突破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四化”同步發展。最后,盡管中國農村改革已經持續 40 年,但是這場改革運動還沒有結束,今后的改革非常艱巨,我們應認真總結改革的成績、經驗、教訓,提高認識,以奪取改革的全面勝利。

                    五、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 1-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

                    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11.張神根.中國農村建設 60 年[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9.

                    12.方明,劉軍.國外村鎮建設借鑒[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9.

                    13.張曉山,李周.中國農村改革 30 年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14.葉興慶,張云華等.農業農村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8.

                    15.宋洪遠.“十一五時期”農業和農村政策回顧與評價[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16.馮開文,李軍.中國農業經濟史綱要[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4.

                    17.張曉山,李周.新中國農村 60 周年的發展與變遷[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9.

                    18.嚴瑞珍,羅丹等.未來十年農業農村發展展望[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8

                    19.陳錫文,羅丹.中國農村改革 40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0.陸學藝.“三農論”-當代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62

                    21.溫鐵軍.“三農”與“三治”[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文獻綜述范文怎么寫

                        文獻綜述范文怎么寫

                       以上是農學論文的優秀文獻綜述范文4000字,可以參考完成自己的論文文獻綜述,如果你想了解論文寫作的其他內容,可以在本網站查閱相關信息,如果你需要論文指導,可以在線咨詢。


                  如果您有論文相關需求,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聯系我們
                  點擊聯系客服
                  QQ 1429724474 電話 18964107217
                  草莓AV福利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