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論文文獻綜述范文
1、前言
簡要說明寫作的目的、意義、有關概念的定義,綜述的范圍,描述課題的研究現狀,以及有關主題爭論的焦點和發展趨勢等。
2、正文
文獻綜述的重點。通過理論發展階段性成果、理論意義、實踐意義、成熟可靠新近的權威可信等,比較不同學者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及其理論依據,闡明問題的來龍去脈和作者自己的見解。
3、總結與展望
對正文各種觀點進行綜合評價,高度概括主題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主張展望發展前景。簡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決的問題及研究成果的意義和價值,在寫作中應注意給出一個較為明確的階段性結論。
4、參考文獻
一般參考文獻的多少可體現作者閱讀文獻的廣度和深度。一般不低于20條,以最近3-5年內的最新文獻為主。
二、論文摘要
隨著科技與時代的迅猛發展,創造力作為 21 世紀最重要的資源,儼然已經成為了新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個體創造力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個人發展也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逐漸成為了當今教育的主題。本研究以“小學音樂教師的創造性教學行為”為研究對象,運用量化與質性相結合的方法對其概念、特征、行為表現以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細致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研究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理論研究,主要運用文獻法對國內外文獻資料中與本研究問題相關的文獻進行了梳理分析,明確了小學音樂教師創造性教學行為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部分為調查設計、實施與結果分析,首先運用問卷法調查對 C 市 180名小學音樂教師的創造性教學行為進行了調查,之后運用課堂觀察法和訪談法從參與問卷調查的教師中分層隨機抽取 16 名教師進行觀察和訪談,結合三種調查結果對小學音樂教師的創造性教學行為進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小學音樂教師對創造性教學行為的概念和價值理解存在偏差、缺少能夠支撐其實施創造性教學行為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 第三部分為影響因素分析,通過小學音樂教師創造性教學行為的存在問題分析出影響小學音樂教師創造性教學行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和能力。 第四部分根據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為小學音樂教師創造性教學行為提出針對性建議。本文從加深小學音樂教師對創造性教學行為的理解、提升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提供學習資源三方面對小學音樂教師的創造性教學行為提出了建議,以幫助一線小學音樂教師更好的運用創造性教學行為,從而更好的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三、國內外研究評述
綜上,國內外對于教學行為的研究成果主要從宏觀的角度出發探討課堂教學行為,涉及其分類、有效性、研究方法等方面,為具體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文獻基礎,但著眼于具體學科或課例等微觀角度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基層教師進行學習理解的難度較高,其實對于教學行為的研究最現實的目的依舊是作用于現實教學之中,如此看來,現今關于教學行為的研究的可操作性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并且,可以看出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國外對于教師教學行為的研究始于探討哪些教學行為是好的,進而規范到為教學行為下定義,而國內初始的研究傾向于先對教學行為的概念和內涵入手,然后再探討什么是好的教學行為。

音樂論文文獻綜述有哪些內容
四、論文結論
本研究以“小學音樂教師的創造性教學行為”為研究對象,細致分析了其創造性教學行為的特征與表現。首先運用問卷法調查對 C 市 180 名小學音樂教師的創造性教學行為進行了調查,之后運用課堂觀察法和訪談法從參與問卷調查的教師中分層隨機抽取 16 名教師進行觀察和訪談,對小學音樂教師的創造性教學行為特征進行了逐一分析,得到如下結論:
1. 小學音樂教師的創造性教學行為的主要目的是在音樂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其主要特征為:引導獨立、開放合作、夯實雙基、延遲評價、靈活發散、鼓勵自評、積極回應、創設學習以及鼓勵變通。
2. C 市小學音樂教師的創造性教學行為表現出了能夠給予學生情感支撐以及充分尊重的優勢,其創造性教學行為存在的問題包括教師對創造性教學行為的概念理解較為片面、不明確創造性教學行為的價值、缺乏創造性教學行為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以及缺乏學習機會。從教師表現出的具體創造性教學行為上看,教師鼓勵變通和積極回應教學行為表現較好;教師對夯實雙基和開放合作教學行為的理解存在偏差;對鼓勵自評、引導獨立、靈活發散、鼓勵自評的教學行為理解正確但是不知道如何實施,存在具體行為運用單一的問題;教師對創設情境的教學行為運用較少,重視程度不足。
3. 小學音樂教師的創造性教學行為理念、教學知識與能力和學校文化三大因素對其創造性教學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增強小學音樂教師對創造性教學行為的理解,提升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并且為教師提供創造性教學行為學習平臺與資源能夠幫助小學音樂教師優化其創造性教學行為。 綜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小學音樂教師創造性教學行為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優化建議。
五、參考文獻
學術著作
[1] 倪牟雙, 陳杰. 案例解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M].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5.
[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2011 年版[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3] [3][美]拉里??寺? 徐陶. 閱讀杜威: 為后現代做的闡釋[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4]夏志芳, 張繼紅. 地理課堂教學行為研究及案例[M].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9.
[5]沈毅, 崔允漷. 課堂觀察:走向專業的聽評課[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6]尹愛青. 音樂課程與教學論[M].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
[7]林崇德, 俞國良. 創造力與創新教育[M]. 北京: 華藝出版社, 2001.
[8]傅道春. 教學行為的原理與技術[M].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1.
[9]施良方, 崔允溝. 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10]鐘啟泉編譯.現代教學論的發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11]布魯納.布魯納教育論著選[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12]朱作仁主編.教育辭典[M].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7.
[13]朱智賢, 林崇德. 思維發展心理學[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6.
學術期刊
[1] 王薇. 音樂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策略[J]. 寧夏教育, 2021(04).
[2]郝建美. 小學音樂課實施素質教育的探討[J].小學生(中旬刊), 2021(04).
[3]肖琳琳. “音畫想象”助力小學音樂欣賞課的創造性培養[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20(12).
[4]楊群英. 淺論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滲透學科核心素養[J]. 北方音樂, 2020(21).
[5]吳星橙. 淺談音樂理論與音樂創造力培養的關系[J]. 北方音樂, 2020(13).
[6]宋瑞蘭. 淺談音樂核心素養及其培養[J].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7, 37(23).
[7] 衣新發, 王小娟, 胡衛平. 創造力基因組學研究[J].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3, 31(03).
[8]秦虹, 張武升. 創造性教學的本質與特點[J]. 教育科學研究, 2014, 12.
[9] 翟媛媛, 張景煥. 小學教師教學風格對創造性教學行為的影響: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教育導刊:上半月, 2013(3).
[10]初玉霞, 張景煥, 蘇培然. 創造性教學行為的實行狀況及發展策略[J]. 全球教育展望2009, (01).
[11]駱北剛. 新課程改革環境下中學英語教師教學觀念與教學行為特征及其相關性研究[J].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09, 23(003). [1]張景煥, 初玉霞, 林崇德. 教師創造性教學行為評價量表的結構[J]. 心理發展與教育, 2008(03).
[12]吳清山. 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J]. 臺灣: 基礎教育參, 2003, (12).
[13]侯正觀. 淺議創造性教學[J]. 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報, 2002, 8.
[14]傅道春. 新課程與教師行為的變化[J]. 人民教育, 2001(12).
學位論文
[1] 李倩. 西北民族地區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調查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20.
[2] [2]徐榮光. 第七屆全國體育優質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分析[D]. 武漢體育學院, 2019.
[3] [3]邵雪君. 高中生物學課堂教學行為分析與優化策略研究[D]. 廣西師范大學, 2019.
[4] 吳霞. 高中物理教師創造性教學行為和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的關系研究[D]. 曲阜師范大學, 2019.
[5] [5]李穆迪. 小學音樂課堂教師行為優化策略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019.
[6]李茜. 中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 廣西師范大學, 2019.
[7]岳姝伶. 小學語文教師創造性教學行為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D]. 華中師范大學, 2018.
[8]李珺珺. 教師創造性教學行為與初中生科學創造的關系[D]. 山西大學, 2018.
[9]王昊. 創造性教學行為,中小學生創意自我效能與其創造力的關系[D]. 山東師范大學, 2017.
[10]李依祎. 第七屆全國小學音樂課觀摩活動的獲獎課例研究[D]. 貴州師范大學. 2017.
[11]張倩. 大學教師創造性教學行為與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關系研究——以大學生成就目標為中介變量[D]. 浙江師范大學, 2017.
[12]李曼. 基于 Nvivo 的高中化學優質課教學行為特征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 2017.
[13]王瑩. 教師的創造力內隱觀,創造性教學行為與學生創造性傾向的關系研究[D]. 山西師范大學, 2016.
[14] 李錚. 小學低年級學生音樂創造力的培養與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學, 2015.
[15] [15]尹昱東. 基于 CPUP 模型的化學專家型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特征解析[D]. 青海師范大學, 2015.
[16] [16]佟賀. 小學音樂創造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014.
[17] 趙穎. 《關注音樂實踐》之后:關于《實踐的音樂教育:反思與對話》的述評[D]. 中國音樂學院, 2012.
[18] [18]李友森. 小學教師創造性教學行為的特點及其與自我效能的關系[D]. 山東師范大學, 2012.
[19]張田田. 小學教師工作動機、創造性教學效能感與創造性教學行為的關系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學, 2012.
[20] 燕京晶. 中國研究生創造力考察與培養研究[D].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0.
[21] [21]劉翠翠. 小學教師創造力培養觀、教學監控能力與創造性教學行為的關系[D]. 山東師范大學, 2007.
[22] 陳昉. 小學教師創造力培養觀、創造性課堂教學行為的現狀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 2005.
[23] [23]鄭虹. 兒童音樂創造力培養的理論研究與教學實驗[D].西北師范大學, 2002.
外文文獻
[1]Tamakloe, Deborah. A Case Study of Preschool Teachers' Pedagogical Behaviors and Attitudes Toward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hole Schooling, 2018, vol. 14, no. 2.
[2] Pedler, M. Reginald Revans: The Pioneer of Action Learning[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
[3] [3]Terrance M. Scott. Teaching behavior : managing classrooms through effective teaching[M].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 Corwin, a Sage Company, 2017.
[4]Soh, K. Creativity fostering teacher behavior around the world: Annotations of studies using the CFT Index[J]. Cogent Education, 2015, 2(1), 1034494.
[5]Ridwan, M., Michelle, H. L., Wim van de Grif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questionnaire measuring pre-service teachers’ teaching behavior: a research modeling approach[J].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2015, 26(2).
[6]Van de Grift. Quality of teaching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pplication of an assessment instrument[J].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7, 49(2).
[7] Youyi Tian. Education Research: Towards Lived Experience—Deliberation of Max Van Manen's Pedagogy Research Methodology[J].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2005: 11.
[8] [8]Nickerson, R. Enhancing creativity. In Sternberg. R. J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9] Todd, S., Shinzato, S. Thinking for the future: Developing higher-leve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for students in Japan and elsewhere[J]. Childhood Education, 1999, 75(6).
[10] [10]Smith, M. Fostering creativity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1996, 24(2).
[11]Cropley, Arthur.J. More ways than one: Fostering creativity[M]. Ablex Publishing, 1992.
[12] Sternberg, R. J. 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creativity and wisdom[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5, 49(3).
[13] Moteles, Eugene Leonard. Pedagogic Practice: a case study of the in-class behavior of a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D]. Temple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c., 1985.
[14] [14]Murray, H. G. Low-inference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s and Student Ratings of College Teaching Effectivenes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3, 75 (1).
[15]Raina, M., Vats, A. Creativity, teaching style and pupil control[J]. Gifted Child Quarterly, 1979, 23(4).
[16] Arietis. Creativity: The magic synthesis[M]. New York: Basic Book, 1976.
[17] [17]Torrance E P.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M].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76.
[18] [18]Guilford, J. P.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M]. McGraw-Hill, 1967.
[19]Getzels, J. W., Thelen, H. A. The classroom as a unique social system[M].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Yearbook, 1960.
以上是音樂畢業論文的文獻綜述范文模板,大家可以用作參考去完成自己的論文文獻綜述,如果想了解論文寫作的其他內容,可在本網站查閱相關信息,如需要論文指導,可以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