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獻綜述范文
1、前言
簡要說明寫作的目的、意義、有關概念的定義,綜述的范圍,描述課題的研究現狀,以及有關主題爭論的焦點和發展趨勢等。
2、正文
文獻綜述的重點。通過理論發展階段性成果、理論意義、實踐意義、成熟可靠新近的權威可信等,比較不同學者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及其理論依據,闡明問題的來龍去脈和作者自己的見解。
3、總結與展望
對正文各種觀點進行綜合評價,高度概括主題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主張展望發展前景。簡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決的問題及研究成果的意義和價值,在寫作中應注意給出一個較為明確的階段性結論。
4、參考文獻
一般參考文獻的多少可體現作者閱讀文獻的廣度和深度。一般不低于20條,以最近3-5年內的最新文獻為主。
二、論文摘要
奧爾夫教學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它強調音樂、語言、動作等多種方式和方法的應用與協調,以及在原有的音樂理論的基礎上構建與之相輔相成的音樂學習方法。小學音樂教育是整個音樂階段的基礎,在該階段引入奧爾夫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參與音樂,感受音樂。在此前提下,教師應該以教學大綱、學校音樂課程開設現狀以及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將奧爾夫教學法進行“本土化”遷移,并進一步挖掘出奧爾夫教學法中適合應用于教學的內容。本篇論文以奧爾夫教學法為理論基礎,以秦漢新城立德思小學為研究對象,通過在該校的調研、實踐和問卷收集,以此進行數據分析,探討研究奧爾夫教學法應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優劣勢,并提出改進建議。
三、國內外研究評述
(一)國內研究現狀
奧爾夫教學法正式進入中國學者的視野是在 1986 年,而廖乃雄教授是我國研究奧爾夫教法的第一人。自該教學法進入中國便受到了學術界和教育界的廣泛認可,并迅速在國內推廣開來。廖乃雄教授編譯的《節奏-旋律練習》一書,是我國在奧爾夫教法方面的最早的理論研究成果。1987 年,廖乃雄編譯的《奧爾夫兒童音樂教學法初步》也正式出版,自此國內學者在該領域的研究逐漸活躍起來。由其編譯的教材既是我國音樂教育發展的重要推力,同時也是之后學者在該領域研究的重要理論借鑒。國內學者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領域的研究代表性研究成果如下:劉丹(2017)致力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研究,并將研究重點鎖定在培養模式上。她將國內音樂教學模式與國外進行了全面的對比。宋潔(2017)以新課標為研究視角分析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與中國本土化的融合,重點探討了我國現階段小學音樂教育的特征,及引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后對前者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多元化、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及教學形式愈加靈活三方面。金美琳(2018)認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針對的不是兒童某一方面的能力培養,而是個性全面發展,幫助兒童構建完整的審美心理結構,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兒童的創造力。簡言之,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重視的是音樂教學過程中的意識和能力培養,這一新型教學思想也是我國現階段音樂教育改革的參考?;趭W爾夫教學法的音樂教育體系既符合國際音樂教學整體發展趨勢,也是我國音樂教育國際化、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二)國外研究現狀
1930 年,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這一新型教學方法在很多領域都顛覆了人們對音樂教學的認知,它是奧爾夫經過多年的音樂教育研究和教學實踐之后,系統總結而成的行之有效的音樂教學法。自誕生之日起,便受到了教育界和學術界的認可,并迅速在全球范圍內傳播開來,并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音樂教育體系。目前,全球范圍內多個國家(美國、奧地利、荷蘭、日本等)都設有專門的奧爾夫音樂協會,協會的主旨就是進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宣傳和推廣,在其應用價值顯現之后,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將其引入音樂教學中。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外學者也開始致力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研究,現將代表性研究成果總結如下:在 Barbara•Haselbach 的著作《Texts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rff-Schulwerk·volume1: Basc Texts trom the Years 1932-2010》中收納了奧爾夫本人及其他學者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研究領域所取得的研成果共計 13 篇,并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發展歷程、原則、特點及焦旭策略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美國奧爾夫大師 Doug Goodkin 在其著作《新千年奧爾夫》中提出,奧爾夫教學法開始于感性思維的培養,并通過自由、靈活、創新的課程形式來實現,目的是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并激發其創造性。與此同時,教師借助該方法可以學習更多“感性”的教學技巧,從而使學生的音樂學習實現“螺旋式上升”,在學習中潛移默化的完成從知識攝入到知識積累的過程。通過上述文獻分析可以看出,國內外學者在奧爾夫教學法方面的研究中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理論研究成果,但是研究多集中與某個單一領域或單一教學元素方面,缺乏全領域綜合性研究成果。

音樂論文文獻綜述怎么寫
一、明確奧爾夫教學法的使用范圍
研究結果顯示,奧爾夫教學法雖然在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方面起到了積極地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只是運用于小學音樂課堂某一環節中的一種訓練的方法與手段,而并非所有教學環節都適用。除此之外,奧爾夫教學法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有著較高要求,需要教師極強的專業技能做支撐。奧爾夫教學法的核心是讓學生以輕松的“游戲”形式完成學習,但是音樂教學并不等同于游戲教學,它本身也是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因此,學校在選用該方法的時候要明確適用對象和范圍,切忌“生搬硬套”。
二、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進建議
為了更好的推動奧爾夫教學法在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筆者試圖從以下幾方面提出了改進的建議:第一,制定相對靈活的教學方案。奧爾夫教學法并非是某一個特定的教學方法,也沒有模式限制,它的運用需要結合教學實際,由教師按照教學大綱和課堂內容靈活選擇,教學對象不同,所適用的教學方案也有所不同。因此,靈活的教學方案是奧爾夫教學法順利實施的關鍵。第二,奧爾夫教學法的本土化發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最早產生于德國,最初是為德國音樂教育量身打造的,因此,在引入中國小學音樂教育時,就要對其進行“中國本土化”改良,使其更加符合中國國情和中國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和需求。要有針對性的取其精華,并將至轉化為符合中國小學音樂教學現狀的“中國式”音樂教學模式。
五、參考文獻
一、著作
[1]李妲娜,修海林,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德隆.高師音樂教育學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二、期刊論文
[1] 于 貴 祥 . 奧 爾 夫 原 本 性 音 樂 教 育 思 想 的 教 學 原 則 與 實 踐 [J]. 教 育 科學,2002(02):20-21.
[2] 劉 國 清 , 陳 欣 . 陶 行 知 創 造 教 育 思 想 及 其 現 實 意 義 [J]. 成 都 教 育 學 院 學報,2005(02):60-62.
[3]胡雅珂.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桂林市小學音樂課堂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4]崔雅君. 論奧爾夫教學法在音樂課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5]張芷寒. 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上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20.
[6]尹倩文. 從奧爾夫與柯達伊教學法的比較應用中看我國小學音樂教育[D].江西師范大學,2014.
[7]王姝蓉. 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2.
[8]黃向寧. 奧爾夫樂器初探[D].中央音樂學院,2010.
[9]張香君.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國本土化的研究與分析[D].南京藝術學院,2010.
[10]韓笑. 奧爾夫教學法在焦作市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7.
[11]范厚秀. 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創新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12]鐘雨岑. 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D].貴州師范大學,2015.
[13] 李 麗 梅 . 淺 析 奧 爾 夫 教 學 法 在 小 學 音 樂 課 堂 中 應 用 [J]. 北 極光,2018(10):128-129.
[14] 王 柳 林 . 小 學 音 樂 課 中 奧 爾 夫 音 樂 教 學 法 的 運 用 研 究 [J]. 名 師 在線,2019(23):88-89.
[15]馬靈.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魯東大學,2018.
[16]李重霜. 論奧爾夫、柯達伊兒童音樂教學法的借鑒意義[D].新疆師范大學,2013.
[17]柏長 鳳. 小學音樂課教學與 奧爾夫教學法的有機結合分析[J]. 考試與評價,2019(12):57.
[18] 張 新 明 . 關 于 小 學 音 樂 課 中 奧 爾 夫 音 樂 教 學 法 的 運 用 研 究 [J]. 考 試 周刊,2020(48):167-168.
[19]王暢. 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 考試周刊,2016(33):172.
[20]向愛文. 低年級音樂節奏教學中奧爾夫教學法運用的研究[A]. .《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2018:6.
[21]陳川. 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 新智慧,2021(08):17-18.
[22]周晉. 美育改革發展背景下湖南農村學校音樂教育調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
以上是音樂畢業論文的文獻綜述范文模板,大家可以用作參考去完成自己的論文文獻綜述,如果想了解論文寫作的其他內容,可在本網站查閱相關信息,如需要論文指導,歡迎在線咨詢。